回覆列表
-
1 # 沒意思118
-
2 # 腦洞大開的歷史
誰能把欽差大臣弄下崗?
只有一個人有這權力——道光皇帝。當然了,少不了另外兩個人在旁邊煽風點火和推波助瀾:一個是林則徐的同事琦善,另一個是英國首相巴麥尊。
1840年8月17日,在天津海面停留多日的英國艦隊終於走了,道光皇帝心情大好,馬上委任直隸總督琦善作為特派員,到南方和英華人談判。
自此,林則徐開始倒黴了。
英軍艦隊剛走,英國首相巴麥尊的信恰好送到。這封信是巴麥尊按照對等原則,寫給中國首相的,問題是清朝沒有“宰相”,可見英國對中國國情是兩眼一抹黑。在這封信裡,巴麥尊一半以上的內容都在指責林則徐,說他在廣東禁菸嚴重影響了自由貿易云云。搞笑的是,英華人居高臨下的指責,在道光皇帝眼裡竟成了低三下四的哀求——您心心好,賞口飯吃吧。因為巴麥尊的信翻譯成中文遞到皇帝面前時,已經經過適當“處理”,那些頤指氣使的語句已經被過濾掉了。
17日,道光心情本來很好,第二天一下子變得糟糕,因為林則徐的一份奏摺剛好送到。在這份奏摺裡,林則徐建議“擇日出洋痛剿英軍”。道光為什麼生氣?我派你林則徐到廣東處理和蠻夷的事情,這點小事都辦不好,把事情鬧大,搞得英夷跑到我這裡“上訪”,找我告你御狀!
在這節骨眼上,琦善不失時機在背後捅了林則徐一刀,向皇帝建議把林則徐辦了,為英夷昭雪。於是林則徐兩天後就被擼了,降為四品。琦善做這事兒為了私心,因為道光皇帝要他代替林則徐到廣東和英華人談判,他覺得林則徐之前得罪了英華人,只要把林則徐辦了,等於替英華人出氣,後面自己再談的時候就會很順利。
琦善沒想到,英華人想要的東西不是“出口氣”那麼簡單,人家要的是“自由貿易”和“通商口岸”,這些要求沒滿足不會罷休。所以,儘管琦善比林則徐會來事,最後還是“下課”。
林則徐是政策鬥爭的犧牲品。誰的鄭策符合國家利益,就重用誰,貶低另一方,這是國家利益的正常選擇,是從宏觀來看,毋庸置疑的。鴉片危害國家,他禁菸,有利於國家,好,重用!英法聯軍,迫籤《南京條約》,國家與君主的利益是保全政權,顧放棄你。所以,人生沉浮,莫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