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不是鴿子,它們有很大區別,在於以下幾點:
一、科屬區別
1、鵪鶉:鵪鶉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雞形目、雉科、鵪鶉屬鳥類。
2、鴿子:鴿子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鴿形目、鳩鴿科、鳩鴿亞科、鴿屬鳥類。
二、形態區別
1、鵪鶉:鵪鶉體長18釐米,體小而滾圓,褐色帶明顯的草黃色矛狀條紋及不規則斑紋,雄雌兩性上體均具紅褐色及黑色橫紋。雄鳥頦深褐,喉中線向兩側上彎至耳羽,緊貼皮黃色項圈。皮黃色眉紋與褐色頭頂及貫眼紋成明顯對照。雌鳥亦有相似圖紋但對照不甚明顯。
2、鴿子:鴿子頭頂廣平,身軀碩大而寬深,從喙到尾端長53~56釐米,胸圍38~40釐米,喙碩長而稍彎。成年鴿眼環為紅色或肉紅色,青年鴿眼環粉紅色。
侖替鴿頸長而粗壯,背長而開闊,尾長而末端純圓,大腿豐滿,跗趾和趾較短,無腳毛和有腳毛兩種,無腳毛的最好,腳色為深紅色。其羽毛顏色較雜,有白、黑、紅絳、灰二線等以白色鸞鴿為最佳。
三、繁殖區別
1、鵪鶉:鵪鶉的雄鳥和雌鳥不形成固定的配偶關係,而是一雄多雌的婚配製度。通常到達繁殖地不久雄鳥就進行佔區和開始求偶鳴叫,雄鳥在繁殖季節十分好鬥。
2、鴿子:鴿子為雌雄鴿共同築巢、孵卵和育雛。鴿子交配後,就會出去尋找築巢材料,構築巢窩。生產效能好的公鴿還具有“逐妻”行為,若雌鴿離巢時,雄鴿會追逐母鴿歸巢產蛋。
雌鴿產下蛋後,雌雄鴿輪流孵蛋,公鴿每天上午9時入巢孵化,換母鴿出巢覓食、活動。下午5時母鴿入巢孵化至次日上午9時。就這樣公母交替,日復一日,直到孵出雛鴿為止。幼鴿孵出後,公、母鴿共同分泌鴿乳,哺育幼鴿。
四、功效區別
1、鵪鶉:鵪鶉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適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壓、肥胖症患者食用,被譽為“動物人參”。
2、鴿子:鴿子的營養價值極高,既是名貴的美味佳餚,又是高階滋補佳品。鴿肉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蛋白含量為24.47%,所含的鈣、鐵、銅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B、E等都比雞、魚、牛、羊肉的含量高。
鵪鶉不是鴿子,它們有很大區別,在於以下幾點:
一、科屬區別
1、鵪鶉:鵪鶉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雞形目、雉科、鵪鶉屬鳥類。
2、鴿子:鴿子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鴿形目、鳩鴿科、鳩鴿亞科、鴿屬鳥類。
二、形態區別
1、鵪鶉:鵪鶉體長18釐米,體小而滾圓,褐色帶明顯的草黃色矛狀條紋及不規則斑紋,雄雌兩性上體均具紅褐色及黑色橫紋。雄鳥頦深褐,喉中線向兩側上彎至耳羽,緊貼皮黃色項圈。皮黃色眉紋與褐色頭頂及貫眼紋成明顯對照。雌鳥亦有相似圖紋但對照不甚明顯。
2、鴿子:鴿子頭頂廣平,身軀碩大而寬深,從喙到尾端長53~56釐米,胸圍38~40釐米,喙碩長而稍彎。成年鴿眼環為紅色或肉紅色,青年鴿眼環粉紅色。
侖替鴿頸長而粗壯,背長而開闊,尾長而末端純圓,大腿豐滿,跗趾和趾較短,無腳毛和有腳毛兩種,無腳毛的最好,腳色為深紅色。其羽毛顏色較雜,有白、黑、紅絳、灰二線等以白色鸞鴿為最佳。
三、繁殖區別
1、鵪鶉:鵪鶉的雄鳥和雌鳥不形成固定的配偶關係,而是一雄多雌的婚配製度。通常到達繁殖地不久雄鳥就進行佔區和開始求偶鳴叫,雄鳥在繁殖季節十分好鬥。
2、鴿子:鴿子為雌雄鴿共同築巢、孵卵和育雛。鴿子交配後,就會出去尋找築巢材料,構築巢窩。生產效能好的公鴿還具有“逐妻”行為,若雌鴿離巢時,雄鴿會追逐母鴿歸巢產蛋。
雌鴿產下蛋後,雌雄鴿輪流孵蛋,公鴿每天上午9時入巢孵化,換母鴿出巢覓食、活動。下午5時母鴿入巢孵化至次日上午9時。就這樣公母交替,日復一日,直到孵出雛鴿為止。幼鴿孵出後,公、母鴿共同分泌鴿乳,哺育幼鴿。
四、功效區別
1、鵪鶉:鵪鶉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適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壓、肥胖症患者食用,被譽為“動物人參”。
2、鴿子:鴿子的營養價值極高,既是名貴的美味佳餚,又是高階滋補佳品。鴿肉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蛋白含量為24.47%,所含的鈣、鐵、銅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B、E等都比雞、魚、牛、羊肉的含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