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塵彌勒

    這個所謂的既有力度又回味無窮其實是個矛盾體,同時出現在一篇小說的尾部未必合適。

    小說創作中,我們經常尋求一個好的結尾,就像一個儀態萬方的婀娜美人從你面前娉婷走過,並朝你嫣然一笑,令你心亂如麻,回味無窮。

    並忍不住總在某個時段裡想起那個燦爛的笑容和那個搖曳的姿態──這是一個女子帶給你的感官與心靈的刺激。小說亦然。

    但這並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統一的,更不需要整齊劃一的。一篇小說採用什麼樣的結尾,首選要看篇什的表達內質,然後思謀採取什麼樣的結尾更適合來收束全篇,給人以餘韻悠長的咀嚼回味。

    當然還有作者個人的習慣性手法(個人手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通常會隨著人文的認知而改變)。

    我們將這種比較優秀的結尾,統稱為“豹尾”。不僅突出了文章的威力,也顯得更有震撼力和傳播力,也更耐人回甘,餘韻無窮。

    傳統的小說創作,通常採用現實主義的寫法。在結尾部分,一般性常用的是象徵意義強烈的收束技巧,充分利用了人世間的一切目力所及,將若干心緒和景物彙集到畫框當中,給人以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完結,從而帶給人更有餘味的思考和析辨。

    還有的小說作者,不喜歡那種餘韻悠長的感覺,就是快刀斬亂麻式的毅然決然,每每寫到高潮淋漓處,戛然而止,不設一墨不著一字,竟也勾起讀者極大的興致,化為書中人設努力探討這個結尾應該是個什麼內涵,帶給人以何種啟迪,比之那些餘韻回味的結尾一絲不差,甚至更有震撼力,吸附力。

    這當然和作者的本身文學造詣有關,也跟作者個人的見解有關,更是作者努力營造的一種氛圍和氣勢,取捨予求,全在一念之間。

    至於怎麼寫出這樣的結尾,當然是你個人的文學意識決定的,他人是替代不了的,也不可能替你決定的。要緊的是你自己掌握了多少文學的表現手法,既不露斧痕,又能勾魂攝魄撩人心扉,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的文學造詣。

    如果有可能,建議你多看一些文學理論書籍,而不是街面上那種一塊錢不賣、五毛錢倆的所謂創作技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地被企業佔用,按年給租金,是不是屬於以租代徵?違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