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華人卞和,在楚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原文】 楚人和氏得璞於楚山中,奉而獻之於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註釋】 奉:雙手敬捧。 相:鑑別,察看。 刖:即砍掉足。 薨:周代諸侯死稱做薨。 泣盡而繼之以血:眼淚哭幹了而直到流出血來。繼之以血,即以血繼之,以血來接著淚。 【翻譯】 楚華人卞和,在楚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
楚華人卞和,在楚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原文】 楚人和氏得璞於楚山中,奉而獻之於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註釋】 奉:雙手敬捧。 相:鑑別,察看。 刖:即砍掉足。 薨:周代諸侯死稱做薨。 泣盡而繼之以血:眼淚哭幹了而直到流出血來。繼之以血,即以血繼之,以血來接著淚。 【翻譯】 楚華人卞和,在楚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