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4465804192

    “秋後問斬”就是古代的犯人們都要在秋天的時候處斬,因為秋天比較蕭瑟,適合處斬大奸大惡之人。

    在古時候科學文化比較落後,人們不能正確解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某些現象,所以他們就認為世界上有鬼神存在,所有的事情都是由鬼神來支配的,所以他們做的事情一切都要符合天意。因為春夏季節萬物復甦,到處充滿了生機。

    這個時候殺人非常不好,如果強行在這個時間斬殺犯人,那麼一定會違背天意,最終會受到懲罰。所以古代的統治者們就把犯人們問斬的時間定在了秋天,這個時候萬物蕭瑟,非常適合懲罰兇手。從西漢到清朝末期,一直沿用這種秋後問斬的方法來懲罰壞人。

    直到清朝滅亡這種制度才被廢除。也正是因為古代的刑罰都在秋季,所以也就有了秋後問斬的這種說法。古代的法律比較嚴苛,只要犯了稍微重一點的罪責就要進行問斬,而且沒有活路。就算是一個小小的縣官也有問斬的權利,雖然這樣有效的維護了社會的治安,但是也造成了濫殺無辜的亂象。

    秋後問斬,《魏其武安侯列傳》是司馬遷《史記》中的名篇。作品敘述了魏其侯竇嬰和武安侯田蚡(fen)之間的矛盾鬥爭,既曲折地反映了漢武帝(前140~前86)與其祖母竇太后、其母王太后之間的鬥爭,也深刻地反映了重黃老刑名的西漢初期,向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西漢中期過渡的複雜激烈的鬥爭。

    《 魏其武安侯列傳》是 司馬遷《 史記》中的名篇。作品敘述了魏其侯 竇嬰和 武安侯田蚡(fen)之間的矛盾鬥爭,既曲折地反映了 漢武帝(前140~前86)與其祖母 竇太后、其母 王太后之間的鬥爭,也深刻地反映了重黃老刑名的西漢初期,向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西漢中期過渡的複雜激烈的鬥爭。

    雖然同是外戚貴族,但是 竇嬰憑藉赫赫戰功獲得了爵位,田蚡以裙帶關係平步青雲。 竇嬰為人正直、忠於漢室、不貪錢財;田襪則善於權術、 專橫跋扈、貪婪驕奢。結果因 漢武帝依違其間,不主公道, 竇嬰遭田蚡陷害,終於在元光五年(前130年)十二月(農曆)的最後一天被田蚡殺頭示眾幹 渭城。田蚡之所以急殺 竇嬰,是因為按當時制度,春季不宜用刑,甚至可能遇赦。這就是古代的“秋冬行刑”的制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雪用英語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