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dazhu1

    諸葛亮的優點】

    1.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軍械、裝具。研製了一發十矢連弩和適應山區運輸的木牛流馬等作戰工具。並改進鋼刀,增強了蜀軍戰鬥力。好兵法,推演陣法作“八陣圖”,為後世傳揚。

    2.在治軍方面,諸葛亮重視部隊的節制和訓練,主張以法治軍,講究為將之道。

    3.作戰時,諸葛亮用兵力主審時度勢,謹慎從事;每戰力求速決;重視後勤,常年派官兵千餘整修都江堰,確保軍糧生產;每次退卻時都十分慎重,採取在山地設伏等手段,以掌握主動,保證安全。

    4.戰略上,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隆中對》對當時形式的分析可謂高瞻遠矚;而且善觀大勢,始終堅持聯吳抗曹,致蜀漢得與魏、吳鼎立。

    【諸葛亮的缺點】

    1.用人上的失誤。首先是讓關羽鎮守荊州,關羽性格高傲,剛而自矜,有勇無謀。關羽失荊州,使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兩路出兵北伐的設想變空,並使蜀國在今後的戰爭中始終處於背動地位。其次是用馬謖守街亭,馬謖自幼熟讀兵法,好論軍計,甚為諸葛亮所器重。但劉備覺得馬謖言過其實,臨終時曾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諸葛亮卻不以為然,還經常同他談論兵法,有時通宵達旦。喪失街亭,使諸葛亮的主力側翼受威脅,整個作戰計劃遭到破壞,被迫撤軍。

    2.對於人才的限制。諸葛亮輔政後,事無鉅細,都要親自過問,這看上去很令人欽佩,但無意中卻限制了人才的發展。經如任免一個縣官的小事,諸葛亮也要親自處理;軍中“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結果諸葛亮死後,蜀華人才青黃不接,造成“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局面。

    3.用兵上的失誤。“諸葛一生唯謹慎”,用兵謹慎,這是諸葛亮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用兵應以慎為主,以奇為輔。奇正並用,並能建大功。時魏延曾提出自率萬人,偷襲潼關,諸葛亮認為此舉草率,未同意。後鄧艾滅蜀,正是用偷襲之策。司馬懿在給其弟司馬孚來的信中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晉書·宣帝紀》)。此話雖有誇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實。

    呵呵,優點3條,缺點3條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評價賈寶玉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