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判詞】:
其一。
天不拘兮地不羈,心頭無喜亦無悲。
只因煅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
其二。
粉漬脂痕汙寶光,房櫳日夜困鴛鴦。
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這兩首詩寫的是頑石,賈寶玉的肉身和思想意識便是這頑石的化身。
紅樓夢,用頑石比喻金剛。頑石和金剛,二者是一個。生來帶有文字的“寶玉”和“金釵”,作者安排二者是一家,也就是金玉良緣。金玉良緣四字,明白告訴我們,用頑石即玉也,來比喻金剛。還是告訴我們頑石和金剛是一家。金剛,佛法中有金剛經。讀懂金剛經,便知道金剛乃是真心自性。其中關節,需要慢慢領悟。
看其一。
這頑石,在大無情處,即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本便是天不拘地不羈,無喜無悲,這便是六祖慧能所言“本來無一物”處。實際上,天下人人都是這頑石,只是自家不覺而已。人人都是寶玉,只是不肯承當。別說作者弄個富貴家才有寶玉,就是弄個貧窮家,哪個不是寶玉?弄個富貴家,更奪讀者眼目,更有說服力而已。
修行有成者告訴我們說:“人有一寶,密在形山”,只是我們凡夫眼拙,不知道自己還是寶貝。紅樓夢作者大慈大悲,把這寶貝明明白白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卻蒙然不認,以為只有寶玉才是頑石,不知自家便是頑石,作者焉能不急?
這頑石,一經煅煉通靈,便向人間覓是非了,才有了喜與悲,才被天所拘,被地所羈了。造出諸多假來。
這第一首判詞,是說寶玉也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貪入”紅樓。
看其二。
一旦陷入紅樓,必然是“粉漬脂痕汙寶光,房櫳日夜困鴛鴦”了,也即被紅塵之“情”字所纏,八苦纏身;可是,“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這第二首判詞,又暗示了賈寶玉最後出家,一定能修成圓覺,最後跳出紅樓。
頑石落入紅樓,是為了讓其磨出圓覺,最後出得紅樓,這便是作者本意。所以,一部紅樓夢,作者筆之所到處,不在天不在地,不落喜不落悲,不關是不關非,不關貧不關富,因為這一切都是無常;作者只是
【賈寶玉判詞】:
其一。
天不拘兮地不羈,心頭無喜亦無悲。
只因煅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
其二。
粉漬脂痕汙寶光,房櫳日夜困鴛鴦。
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這兩首詩寫的是頑石,賈寶玉的肉身和思想意識便是這頑石的化身。
紅樓夢,用頑石比喻金剛。頑石和金剛,二者是一個。生來帶有文字的“寶玉”和“金釵”,作者安排二者是一家,也就是金玉良緣。金玉良緣四字,明白告訴我們,用頑石即玉也,來比喻金剛。還是告訴我們頑石和金剛是一家。金剛,佛法中有金剛經。讀懂金剛經,便知道金剛乃是真心自性。其中關節,需要慢慢領悟。
看其一。
這頑石,在大無情處,即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本便是天不拘地不羈,無喜無悲,這便是六祖慧能所言“本來無一物”處。實際上,天下人人都是這頑石,只是自家不覺而已。人人都是寶玉,只是不肯承當。別說作者弄個富貴家才有寶玉,就是弄個貧窮家,哪個不是寶玉?弄個富貴家,更奪讀者眼目,更有說服力而已。
修行有成者告訴我們說:“人有一寶,密在形山”,只是我們凡夫眼拙,不知道自己還是寶貝。紅樓夢作者大慈大悲,把這寶貝明明白白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卻蒙然不認,以為只有寶玉才是頑石,不知自家便是頑石,作者焉能不急?
這頑石,一經煅煉通靈,便向人間覓是非了,才有了喜與悲,才被天所拘,被地所羈了。造出諸多假來。
這第一首判詞,是說寶玉也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貪入”紅樓。
看其二。
一旦陷入紅樓,必然是“粉漬脂痕汙寶光,房櫳日夜困鴛鴦”了,也即被紅塵之“情”字所纏,八苦纏身;可是,“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這第二首判詞,又暗示了賈寶玉最後出家,一定能修成圓覺,最後跳出紅樓。
頑石落入紅樓,是為了讓其磨出圓覺,最後出得紅樓,這便是作者本意。所以,一部紅樓夢,作者筆之所到處,不在天不在地,不落喜不落悲,不關是不關非,不關貧不關富,因為這一切都是無常;作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