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66682999
-
2 # 香香33619
漢朝跟漢族沒有關係,漢朝跟漢人有關係。
【漢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是指天河、宇宙銀河。
後來封建社會里出現了【漢朝】
【漢朝】之前,漢族稱為“華夏”或“諸夏”,因為【漢朝】的強盛繁榮,使外族知道了我們華夏民族,他們就把華夏人稱為【漢人】,然後沿用下來。這就像外華人稱華人為“唐人”一樣,是因為唐朝時期的繁榮開放,使外國知道了中華民族。
漢族和漢朝有關,而關係很大。 很早之前我們民族被其他民族稱之為夏人或秦人。 漢朝是繼承秦之後的大朝代,統治約為四百年。鼎盛一時,並且融合了羌、匈奴等族 但在五胡亂華後,眾多夷番民族南下看到中原人穿著漢時的衣服,操著漢語。 就成當時的中原人為漢人,並且就這樣一直延續了下來。
說法一:
“漢人”的稱呼起源於漢朝,意為漢朝之人。到了北魏後期才演變為華人的代稱。後來,“漢人”所包含的範圍越來越大。經過歷代各族之間的雜居、融合,許多民族加入漢人的行列。到中華民國時期,“漢人”才正式改稱“漢族”。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現在佔全國總人口的93.3%。
說法二:
漢族以前被稱為“華夏”族,戰國時代秦國設漢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漢中由此而得名,為後來秦統一後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漢戰爭時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漢軍”,駐紮在漢中.後劉邦率漢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首先佔據關中,進而統一天下,定國號為“漢”。
強盛的漢帝國為反擊匈奴入侵,與匈奴進行了長期的,大規模的,慘烈的戰爭,強悍的漢軍鐵騎大規模追擊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數千裡,甚至翻越了蔥嶺,使當時非常強大的匈奴屢次遭受重大打擊,最後灰飛煙滅,極少數殘餘遠遁歐洲,致使“漠南無王廷”當時各國震動,談漢色變。
由於空前強大的漢軍在西域,中亞各地演繹了一百多年不敗的神話,使漢軍,漢人威名遠播域外,"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強大的漢帝國用鐵和血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使其子民在異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聲說“我是漢人!!!”。
從此以後,無論中原華夏後裔怎麼改朝換代,人們都稱其子民為漢人,這就是漢民族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