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味

    1、張九齡七歲能文,這既不排除他的天賦成份在內,同時也與當時社會以文開科取仕的整個歷史背景有關。在這一背景下,家家戶戶都在儘可能的條件下,讓自己的男孩很早接受文學方面的啟蒙教育,其中聰悟者脫穎而出,被朝廷錄用。張九齡即為其一,並累官至宰相職位,後因遭到另一宰相李林甫的打擊和排擠,鬱鬱而終。他的《感愚》十二首詩或作於此時,所感者均為物之不平、人之不允、世之不公。

    2、《唐詩三百首》所選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與第七首,分別詠蘭桂與丹橘。

    第一首詩的大意是,蘭葉春來繁茂,桂花秋時皎潔,它們的欣欣向榮盛態,在春秋兩季自然而然地演變為佳節。因為慕其芬芳,有人久坐林中而不去;因為貪其枝美,有人動手橫折,這又豈是蘭桂二木的本心所願?寓世人忘恩負義之意,在欣賞的同時不知體貼蘭桂二物的自然本性。

    3、第一首詩著重於感,第二首詩則著重於遇。

    丹橘“經冬”為一遇,依然以綠姿展世,不為嚴冬這種外因所困;

    “有歲寒心”為二遇,這可能與江南處於比較溫暖的地理位置有關,但是主要是由丹橘本身所擁有的傲骨寒心內因所致;

    “阻重深”為三遇,可以嘗試著將它的果實運送到北方,陳獻於朝廷官員,卻因為山水阻礙重重而未能成行;

    “不可尋”為四遇,丹橘一生所遇坎坷命運,不能用萬事萬物迴圈往復的簡單自然規律來解釋;

    “豈無陰”為五遇,儘管它的蔭涼不亞於其他樹木,然而世人張口閉口所言者只是載種桃樹、李樹而已,根本沒有將丹橘放在心上。

    4、在這裡,詠丹橘歷經苦難而得不到賞識,與中國古人對梅松的偏愛具有相似性。梅只有經過寒冬臘月才能開花,松柏在光禿禿的巖面上經過多少次風吹雨打後才能夠成材,而中華民族一般也是經過無數次戰爭、飢餓、流血與痛苦之後,才會暫得片刻安寧,因此它的人民也習慣了卑微的生活,對突如其來的幸福傍徨、猶豫、不敢接受,深怕在這幸福之後,隱藏著更為重大的災難。

    這也是張九齡之所以對劫難重重的丹橘情有獨鍾,卻不象世人那樣醉心於桃李二樹的原因,在於表明自己“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志向。以個人之一志而排眾人所欲,又豈能為世風所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被粵軍擊敗的青馬軍,其主帥馬步芳都不得不服,刮目相看的粵軍,現為何名不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