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體被清除
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後,被機體防禦第一線的非特異免疫屏障所清除,也可由事先存在於機體的特異性被動免疫(來自母體的抗體或人工注射的抗體)所中和,或特異性主動免疫(預防接種或感染後獲得的免疫)所清除。
2、隱性感染
又叫亞臨床感染,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僅引起機體發生特異性的免疫應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因而在臨床上不表現任何症狀體徵,甚至生化改變,只能透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現。隱形感染後,大多數人獲得不同程度的特異性主動免疫,病原體被清除。少數感染者轉變為病原攜帶狀態。
3、顯性感染
又叫臨床感染,是病原體侵入人體後,不但發生持續免疫應答,而且透過病原體本身的作用或機體的變態反應,導致組織損傷,引起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大多數傳染病,顯性感染只佔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少部分。少數傳染病中,大多數感染者表現為顯性感染。顯性感染後,病原體可被清除,感染後獲得持久免疫,不易再受感染。
有些感染後免疫力並不鞏固,容易再受感染髮病。小部分顯性感染者轉變為病原攜帶狀態,成為恢復期攜帶者。
4、病原攜帶狀態
按病原體種類不同,病原攜帶狀態分為帶病毒者,帶菌者與帶蟲者。按其發生於顯性感染或隱性感染之後分為恢復期與健康攜帶者。發生於顯性感染臨床症狀出現之前稱為潛伏期攜帶者。按其攜帶病原體持續時間是否在3個月以下分為急性與慢性攜帶者。所有病原攜帶者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不顯出臨床症狀而能排出病原體,因而在許多傳染病中如傷寒、痢疾、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成為重要的傳染源。並非所有的傳染病都有病原攜帶狀態。
5、潛伏性感染
是指病原體感染人體後,寄生在機體某些部位,由於機體免疫功能足以將病原體侷限化而不引起顯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將病原體清除時,病原體便可長期潛伏起來,待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才引起顯性感染。常見的潛伏性感染有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瘧疾、結核等。潛伏性感染期間,病原體一般不排出體外,這是與病原攜帶狀態的不同之處。
1、病原體被清除
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後,被機體防禦第一線的非特異免疫屏障所清除,也可由事先存在於機體的特異性被動免疫(來自母體的抗體或人工注射的抗體)所中和,或特異性主動免疫(預防接種或感染後獲得的免疫)所清除。
2、隱性感染
又叫亞臨床感染,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僅引起機體發生特異性的免疫應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因而在臨床上不表現任何症狀體徵,甚至生化改變,只能透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現。隱形感染後,大多數人獲得不同程度的特異性主動免疫,病原體被清除。少數感染者轉變為病原攜帶狀態。
3、顯性感染
又叫臨床感染,是病原體侵入人體後,不但發生持續免疫應答,而且透過病原體本身的作用或機體的變態反應,導致組織損傷,引起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大多數傳染病,顯性感染只佔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少部分。少數傳染病中,大多數感染者表現為顯性感染。顯性感染後,病原體可被清除,感染後獲得持久免疫,不易再受感染。
有些感染後免疫力並不鞏固,容易再受感染髮病。小部分顯性感染者轉變為病原攜帶狀態,成為恢復期攜帶者。
4、病原攜帶狀態
按病原體種類不同,病原攜帶狀態分為帶病毒者,帶菌者與帶蟲者。按其發生於顯性感染或隱性感染之後分為恢復期與健康攜帶者。發生於顯性感染臨床症狀出現之前稱為潛伏期攜帶者。按其攜帶病原體持續時間是否在3個月以下分為急性與慢性攜帶者。所有病原攜帶者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不顯出臨床症狀而能排出病原體,因而在許多傳染病中如傷寒、痢疾、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成為重要的傳染源。並非所有的傳染病都有病原攜帶狀態。
5、潛伏性感染
是指病原體感染人體後,寄生在機體某些部位,由於機體免疫功能足以將病原體侷限化而不引起顯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將病原體清除時,病原體便可長期潛伏起來,待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才引起顯性感染。常見的潛伏性感染有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瘧疾、結核等。潛伏性感染期間,病原體一般不排出體外,這是與病原攜帶狀態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