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麗霞

    不要因為名人做過什麼,就認為別人也應該做什麼。

    不要因為他們沒有做什麼,就認為你們也不應該做什麼。

    這有點像是在“指指點點”別人,容易引發誤會。

    孩子犯錯了,父母能夠不發脾氣最好,如果確實是發了脾氣,那也是情非得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已。用“應該”和“不應該”論斷,太強迫當事人了。

    如果當事人認識到這樣解決不了問題,他自會尋求改變。如果你不想這樣做,決定權在你自己手裡,不在李承鉉的影響,也不在我的解答。

    對於你,一切取決於你的心。對於李承鉉,一切取決於他的心。我們只能對自己的心負責。

  • 2 # 求婚的羅拉

    我自己也經常控制不住發脾氣,當兩個孩子非常吵鬧的時候,一個人控制不了局面,會朝他們吼。但是很快就會後悔。

    每次我發完脾氣,兩個孩子都會淚眼汪汪地過來道歉,“對不起,媽媽,我再也不敢了。”

    然後他們倆這樣犯錯,吵鬧的次數和我發脾氣的次數就一點一點隨著他們的成長而減少了。

    每個家庭裡的父母和孩子都存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父母都不是聖賢,在孩子做的錯事特別過的時候,要不發脾氣是做不到的,孔聖人罵學生還說過“朽木不可雕呢”,大家肉骨凡胎的就不要用該不該來約束自己了。

    況且,孩子天性都貪玩,在適當的時機發發脾氣,能讓孩子懂得社會交往的高壓線在哪裡,這是一個父母要教給孩子的必要約束。

    當我們看到很多的孩子調皮搗蛋到處闖禍的時候,身後的父母是不愛孩子嗎?他們也很愛孩子,只是太把專家的新型教育理念當回事了,認為要從小充分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過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滿天下闖禍,唯我獨尊,直到很多年後被社會狠狠教訓了才知道不能為所欲為。

    所以不要管該不該發脾氣,你只能教育出你自己的孩子,孩子做了你認為觸碰底線的事情你一定會忍不住發脾氣,告訴他哪些事情是絕對不可以的。孩子也一定會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不斷適應,形成和你相像的性格。

    總之,批評教育講道理是主要手段,特殊節點發發脾氣鎮鎮場面,不要有那些無意義的心理負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一南教授的能力和水平相當於歷史是哪個謀士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