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的故事中蘊含了對主要人物的解剖、全書主題的揭示。 首先就是第一回中“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為何作者要用“女媧補天”這個神話呢?第一,這本書的女性角色居多,所以在神話故事的選用上也選了一個有關於女性的。第二,“補天”一詞也值得引起注意,有可能是當時的局勢非常嚴峻像天塌一般,也有可能是想引出“石頭”。因此女媧補天時剩下的那個不需要的石頭就喻指是賈寶玉。而這塊被遺棄的石頭,也隱含了對賈寶玉人物性格的解剖,包含了他的“頑劣”與叛逆。 接著就是“木石前盟”這個神話故事。這個故事揭開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的
前世,引出了他們之間愛恨情仇的今生。林黛玉前世為絳珠仙草,得賈寶玉前世的神瑛侍者以甘露澆灌才能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 也償還得過他了。"”這一段話也道出了為何林黛玉生性感傷。這段前世故事裡面有情有義,也勾出今生愛情的愛恨交織、錯綜複雜。 還有的是一個神奇人物的故事,他就是甄士隱。第一回詳細寫出了他的一生,他的一生可謂由盛及衰、一波三折。他的故事也揭開了小說的一條主線:賈家的由盛及衰,也引出了小說的主題:“有色到空,由好到了”。甄士隱的故事裡出現了許多名字都有諧音和另一層蘊意。例如,“甄士隱”指“真事隱”,“賈雨村”指“假語存”,“甄英蓮”指“真應憐”……這些有趣的諧音讀來並非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為之,特別的寫出這些帶有諧音的名字,為的是揭示一些東西。可能揭示的是這本小說的真實性,可能是揭示小說裡面人物的人生走向,也有可能是隱喻了作者創作的那個朝代,那個封建社會。 我認為最令人驚歎的,莫過於是那首《好了歌》。簡簡單單的一百一十二字,輕輕鬆鬆的語調與韻律,就把這本書的主題寫了出來,把這個人世中千百輪迴的哲理揭示。萬物好似總有一個輪迴,而許多人都在這個輪迴中被困住,無論是多少前世今生都是如此。世間也如“由好到了”一直不停地輪迴著,也從未脫離這個規律。
第一回的故事中蘊含了對主要人物的解剖、全書主題的揭示。 首先就是第一回中“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為何作者要用“女媧補天”這個神話呢?第一,這本書的女性角色居多,所以在神話故事的選用上也選了一個有關於女性的。第二,“補天”一詞也值得引起注意,有可能是當時的局勢非常嚴峻像天塌一般,也有可能是想引出“石頭”。因此女媧補天時剩下的那個不需要的石頭就喻指是賈寶玉。而這塊被遺棄的石頭,也隱含了對賈寶玉人物性格的解剖,包含了他的“頑劣”與叛逆。 接著就是“木石前盟”這個神話故事。這個故事揭開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的
前世,引出了他們之間愛恨情仇的今生。林黛玉前世為絳珠仙草,得賈寶玉前世的神瑛侍者以甘露澆灌才能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 也償還得過他了。"”這一段話也道出了為何林黛玉生性感傷。這段前世故事裡面有情有義,也勾出今生愛情的愛恨交織、錯綜複雜。 還有的是一個神奇人物的故事,他就是甄士隱。第一回詳細寫出了他的一生,他的一生可謂由盛及衰、一波三折。他的故事也揭開了小說的一條主線:賈家的由盛及衰,也引出了小說的主題:“有色到空,由好到了”。甄士隱的故事裡出現了許多名字都有諧音和另一層蘊意。例如,“甄士隱”指“真事隱”,“賈雨村”指“假語存”,“甄英蓮”指“真應憐”……這些有趣的諧音讀來並非巧合,而是作者有意為之,特別的寫出這些帶有諧音的名字,為的是揭示一些東西。可能揭示的是這本小說的真實性,可能是揭示小說裡面人物的人生走向,也有可能是隱喻了作者創作的那個朝代,那個封建社會。 我認為最令人驚歎的,莫過於是那首《好了歌》。簡簡單單的一百一十二字,輕輕鬆鬆的語調與韻律,就把這本書的主題寫了出來,把這個人世中千百輪迴的哲理揭示。萬物好似總有一個輪迴,而許多人都在這個輪迴中被困住,無論是多少前世今生都是如此。世間也如“由好到了”一直不停地輪迴著,也從未脫離這個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