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382394332560

    根據萬有引力公式,不同的物體可以相互吸引。當引力大於物體的動能時,各種物體就會凝聚成團,形成各種天體。隨著天體的收縮,其內部溫度會逐漸升高。當達到數千萬度時,就會產生核聚變,對外輻射能量,成為普通的恆星。此時,支撐恆星避免進一步塌縮的,是各種輕原子的熱運動。隨著核聚變的進行,當輕原子越來越少時,恆星的內部再也無法由核聚變提供能量以維持其體積。於是,這個天體會進一步地塌縮為白矮星,靠電子之間的相互擠壓來維持恆星的體積。如果電子的能量進一步的損失,被擠壓進原子核中,與質子合併為中子,則該恆星進一步地收縮為體積更小的中子星。如果能量繼續損失,就連中子也無法抵抗引力的收縮,於是中子星繼續壓縮。此時,中子解體為宇宙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即量子。根據經典的觀點,量子的質量和體積都等於零,於是根據萬有引力公式,距離的趨近於零,使引力趨近於無窮大。此時,再也沒有任何的力量阻擋量子的收縮。於是,該天體收縮為一個奇點,其引力之大,就連作為激發量子的光子也無法逃脫出來,由此該天體得名為黑洞。根據人類認識的基本原則,“凡是具體的,都是有限的。”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零或無窮大的物體,也不存在絕對單方向的變化。根據這一標準,上述關於黑洞的描述是有疑問的。首先,不存在沒有體積的奇點。其次,引力不可能為無窮大。最後,恆星不會始終單方向地無限收縮。那麼,在導致黑洞產生的分析過程中,問題出現在哪裡呢?第一個問題,出現在萬有引力公式上。在人類的認識史上,只要出現無窮大,就說明該公式是不完備的,只是遠離無窮大處的近似公式。根據量子力學,空間是不連續的,只要兩物體之間的距離小於空間不連續的範圍即小於空間量子的間距時,空間就不再存在了。作為空間長程力的萬有引力,在該範圍內,會以指數的形式迅速衰減為零。第二個問題,出現在量子的質量和體積為零。實際上,由於普朗克常數h大於零,該常數是量子的角動量,說明量子的質量和半徑都是大於零的。因而,無數量子的收縮是有限度的。當量子之間的距離趨近於零時,黑洞就再也收縮不下去了。此時,即沒有引力的吸引,又有量子的彈性碰撞(斥力),於是黑洞的收縮過程開始了反轉,會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發,使量子以能量的形式重新迴歸於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動物吃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