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021水逆退散

    龔自珍(1792年一1841年)又名鞏作,字瑟人,愛吾,號定庵,出生於浙江臨安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家裡五代入仕,龔家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名門望族。小時候,龔自珍就在母親的指導下,開始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和經史子集。(龔自珍的母親是清朝的古文大師段玉裁的學生),除此以外家中長輩對他同樣十分的疼愛。小時候的龔自珍聰明伶俐,勤奮好學,這為他以後的出人頭地,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而在龔自珍滿20歲的時候,家長的長者將他的"名":龔作改成了"龔自珍",將"字"由"瑟人"改為了"愛吾"的字,最後家人也是透過改名字的方式去教誨他應該做人要懂得了要"自珍自愛"。

    龔自珍生活在清王朝"文字獄"盛行的年代,那時的讀書人創作作品沒有仔細斟酌,稍有不慎就會因作品的文字問題而獲罪。當時輕者坐牢,重者甚至導致滅族。例如乾隆皇帝時有一回科舉考試,考官用"清風"作為考題,結果有一考生寫出了"清風不識字,無故亂翻書"一句,考後被人誣告,說"清風不識字,無故亂翻書"說的是滿清統治是蠻夷,不懂中原文化,無法治理中華。於是考生被誅連,當年科舉考試作廢,出題考官和閱卷官員還株連了一大批人。真可謂是"文字獄"出來之後,讀書人便只能叫苦不迭了,所以在當時做學問的人總是戰戰兢兢,時時刻刻擔心自己的作品涉及一些政治問題,國事問題。在清朝"文字獄"的高壓下,"莫談國事"成為讀書人間的一種主流。

    文字獄"清風不識字,無故亂翻書"

    生於此時的龔自珍卻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思想活躍,文筆潑辣,又引人深思。在他大筆一揮間,便將這些條條框框撞得粉碎,衝擊著那"文字冤獄"。在他創作時,這些危險似乎已經被她拋在了腦後。

    在他的筆下,有著對於晚清時期政治生活、經濟民生的體察感悟。

    龔自珍《尊隱》

    在他的散文《尊隱》中的"如鼠壤,則山中之壁壘堅矣。京師之日短,山中之日長矣。"世人在歌頌大清皇帝時,世人在看到康乾盛世時,而他已經看到了那"山中之民"將會"朝士寡助失親,則山中之民,一嘯百吟,一呻百問疾矣"。他用一種叫"山中之民"的反抗力量,來給清王朝敲醒警鐘。告訴清王朝,他們正在興起發展,如果清王朝再不注意,他將最終被這些"山中之民"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汽車發動機為什麼加速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