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二菇涼耶

    這是一篇描寫春秋戰國時期一場戰爭的著名文章。主要是表現曹劌的“遠謀”, 圍繞“論戰”展開,全文只用二百二十二字,把戰爭的開始、發展、高-潮和結局記述得清清楚楚。文章主題明確,結構緊湊,邊記邊議、有實有虛,前後照應,相輔相成,突出了“取信於民”,堪稱論文之典範。

    然而,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有人就問了,“一個老百姓能說見就能見到皇上?”,“皇上能聽老百姓的話並向老百姓彙報工作?”,“曹劌一個庶民,怎麼能指揮一場戰爭?”等等。

    可是,事實就是如此。所以,從更深層次說,當時的魯國是很民-主的,至少魯莊公是民-主的,他體恤官民,敬天畏神,尊重人才。他之所以不怕強齊,敢於迎戰,他是心中有數的。只不過是曹劌目中無人了,覺得“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作為春秋史作,我認為這篇文章的主旨,應該不是表面看來的,曹劌是多少才智多謀,而是反映了魯莊公的體恤民情,知人善任。其實,從文中看,表現魯莊公民-主的理據充分,而表現曹劌謀略的卻十分膚淺。“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這不過一般作戰常識,哪裡算得上謀略!曹劌不過是文章為表現魯莊公民-主的需要,而特選的一位角色罷了

    。民心所向是取勝保證,民-主和愛民是取勝的根本。《曹劌論戰》一文,從它的結構安排和人物刻畫上來看,作者左丘明指在透過齊魯之咱 ,歌頌魯莊公“任人唯賢”“勇於納諫”的君主胸懷。同時,正面描寫了曹劌的“政治才能”和“軍士才能”。但在老師教學中,以及有關教學參考書中只表揚了曹劌的“陰謀”,隻字不提莊公的胸懷,反若鄙視他,使他相形見絀。我認為這違背了作者的創造意圖,對莊公的評價有是片面的。我認為真正值得讚揚的是魯莊公這個人物。 因為無勸無是的曹劌,其“遠謀”能從分發揮並取得成功,這都是莊公的功勞。就文章交代來看,決不能排除莊公大力支援這一因素,也就是說莊公的“任人惟賢”是長勺之勝的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珠鏈如何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