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ietr49411

    “萬物靜觀皆自得,人生寧靜方致遠 ”這句話的意思是:樹立平心靜氣,觀察萬物,我們會發現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冷漠的名利、寵幸、恥辱的心態,能夠達到偉大的目標。“萬物靜觀皆自得”出自——程顥《秋日偶成》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白話譯文:閒暇之時事事皆能從容,睡覺醒來東窗日照霞紅。冷靜觀察萬物都有自得,四季興致感受與人相同。道理通達天地形體以外,深思進入風雲變化之中。富貴不惑貧賤亦是安樂,男人做到此境便是英雄。白話譯文作者:包和平。出自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白話譯文: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秋日偶成》詩是作者用詩歌的形式總結自己的治學心得,宣揚其理學思想的作品。《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擴充套件資料:程顥(1032—1085),字伯淳,世稱明道先生,洛陽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調鄂鄠縣主簿。熙寧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裡行,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貶為鎮寧軍籤判,知扶溝縣。哲宗立,召為宗正丞,未行而卒。《誡子書》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路運輸業有哪幾支龍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