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物外忘塵

    教育局已經嚴令禁止了,這些家長逼老師犯錯誤,將來有個別家長投訴,都是老師背鍋。我周圍就有活例子,那個班主任本來心軟答應了,而且家長在群裡也信誓旦旦保證不告訴其它班家長,結果有個家長直接投訴到教育局和校長處,班主任氣瘋了,檢討加處分。其實家長掌握個各科平均分和自家孩子的名次就好了,不要為難老師

  • 2 # 友善666666

    不能公佈,別看他要求公佈,要是公佈就會有人去告你,傷了他家孩子的自尊心等等,也許就有他,也許這就是個套,到時沒人管你,然後處分降級。你就憋屈去吧。

  • 3 # 卜多比魯翁浩然

    不但要發成績,還要發班級、年級排名!

    中考高考不是摸瞎,上百萬人考試你不需要時刻知道孩子在哪個等級?

    什麼孩子自尊心廉恥心就靠沒排名就能保護了?這點都面對不了、不知道自己差在哪裡,以後如何更大的競爭和壓力?

    現在巨嬰越來越多,越來越受不了挫折!

  • 4 # 輕鬆點歪果仁9600404

    為什麼要公佈成績!一群肆無忌憚,水平有限,自視甚高的家長!公佈給你們,你們又要比較!又要心理不平衡!然後,想當然的給孩子各種補!補完了呢?有效果嗎??成學霸了嗎??孩子被逼的沒有活路,你們還有完沒完了??想成績好,自己重讀一次唄!自己水平認知有限,還要蠻橫比較,傷害孩子,可惡!短視!

  • 5 # 本分4

    一個連考試成績都不敢直面的人,以後還能直面工作、直面婚姻、直面家庭、直面社會嗎?自媒體不要營造培養巨嬰的社會氛圍好嗎?

  • 6 # 甜玉米甜甜的

    我的小孩從一年級到現在5年級了,從來都不知道她的全班成績是什麼樣的,只知道自己的小孩的成績,而且是看不到孩子考試試卷,也不知道錯那裡!問老師要也要不到!

  • 7 # 太陽E10000

    這種問題和部分家長一再要求老師收下自己的紅包說希望表達感謝和鼓勵性質相同。你覺得應該就應該,不應該就不應該,和人家是不是一再無關。

  • 8 # 軒147917716

    除了升學考試,我認為平時的中期,期末考試都算數測試,為的就是測試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分析孩子在班級什麼水平,何談上尊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哪裡不行,補哪裡,不公佈成績,怎麼知道差距。說傷尊嚴的就更努力一點,再說這和尊嚴有什麼關係,如果實在努力了,每個人的資質有差異,我覺得沒什麼可丟人的,給自己孩子一個棒!

  • 9 # 草民1949

    個人認為孩子在排名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孩子對知識的掌握 家長是可以在每次的練習卷看到孩子真實水平的 所以這個問題就變成在於家長是想知道孩子的名次還是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者可是有區別的喲!

  • 10 # 雷嘉電子

    我就奇怪了,孩子考試成績每位家長都知道吧,首先孩子回家都會說,試卷也會帶回家家長簽字,要求成績發群裡的家長是自家孩子成績好想顯擺裝逼還是成績不好想讓大家嘲笑?你不應該說部分家長,應該是個別奇葩沙雕家長,這種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也不會有多大前途,一般都是成績好的想顯擺,這種孩子長大後也是普普通通而已。還有就是有些沒能力的老師自己想把學生成績發出來大家對比,好讓那些孩子成績差的家長重視,所以你提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心裡到底在想什麼,因為學生成績不用問是禁止發群裡的,你提這個問題目的何在[發怒][發怒]

  • 11 # 夢想不只是夢和想

    我覺得班主任可以在班級群裡公佈全班的成績,但是需要換一個表達方式。

    他/她可以說,請家長檢視成績後幫孩子認真分析原因,並籤一句話。這樣呢,家長幫孩子認真分析原因不僅僅是幫助了孩子,也是為親子關係添磚加瓦。

    從試卷的完成情況,家長可以瞭解到孩子最近在學習什麼內容,在生活中協助教學;可以瞭解孩子是不是經常粗心,或是總是寫錯別字;可以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對孩子的想法進行探究等等。並不是老師偷懶,而是很多事,家長也需要知道。老師已經認真批改作業,家長也該適時出場。

    ----------分割線----------

    不過我覺得公佈名單要有技巧的公佈。

    1. 公佈90分以上,表現優異的孩子,給予鼓勵。

    2. 公佈進步大的孩子,給予鼓勵。學如逆水行舟,超越自己也是進步。

    3. 公佈表現突出的孩子,很多孩子成績總分並不是很高,但是在某些地方特別出眾:字型特別漂亮,作文特別新穎,用詞特別準確等,都是可以表揚的物件。

    微信群是公共場合,所有的家長都在群裡。群裡的氛圍應該以表揚為主。這和不要在公共場合責罵孩子是一個道理。樹立多個表揚物件,孩子們會有多個進步的目標。有的孩子成績實在是吊車尾,那他可以朝把字寫整齊漂亮努力,這樣的公佈方式讓人受益頗多。

    現代社會,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成績都非常看重。這也導致了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家長認為老師拿錢不辦事,老師認為家長不管自家娃。要我說,孩子的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老師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家長從旁輔助,大家都盡心盡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才好,各位家長覺得呢?

  • 12 # 歷史簡單說

    教育部有下檔案規定,義務教育不得公佈學生的考試成績排名。

    也就是說,如果老師在班級群裡這麼一發,那麼他就是違規了,如果有人舉報的話,那麼就會受到一定的處罰。

    所以對於老師來說,就是一件好心辦了壞事。

    那為什麼義務教育不能發考試排名呢,就是因為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心,因為對於排名比較靠後的學生來說,這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情,也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歧視。

    可以這樣說,想要公佈全班成績的,絕對不可能是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孩子的家長,更多的是學習成績好的家長,因為這對他們有利,孩子考得好,班裡前幾名,家長臉上自然有光。

    有些人會認為這是可笑的虛榮心,是的,這的確是虛榮心,而這個虛榮心,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的,我想,那些差生的家長,如果孩子成績好的話,也同樣希望把這個成績給公佈出來吧,也想看到別的家長那種羨慕的樣子。

    當然,對於一些家長,他們也並不是這樣考慮的,尤其是中等偏上的家長,比如孩子並不是考一百分這種,而是九十左右的分數,他們是想知道,孩子在班級裡面大約什麼樣的位次。

    因為,絕對的分數值看不出孩子是進步還是退步了,參考排名更有意義,畢竟每次考試有難度上面的差異,有可能某一次,九十是倒數,有可能某一次,九十分是前幾,都有可能。

    不公佈不好,公佈了也不好,那應該怎麼辦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公佈區間人數,比如100分多少人,99分多少人,98分多少,95分以上多少人,90以上多少人,80分以上多少人。

    這樣子,又能照顧成績差的學生的面子,又能讓每個家長清楚的知道自家的孩子在班級的位次情況,畢竟各自顧各自即可,自己看自己的成績名次即可,而不是用來攀比的。

  • 13 # 宇宙最霸氣的李精英

    我認為不應該發,理由有如下三點:

    首先從班主任的角度來看。班主任具有協調統籌全域性的作用,班主任可以從各科任老師那裡收集該班級的各科成績,瞭解和熟悉每個學生的成績排名,學生的進步退步情況,掌控全域性。當家長要求在班群裡發全班學生考試成績時,班主任可靈活處理——先在群裡說一聲需要了解自己孩子成績的請私聊我!緊接私聊提出該要求的家長,將這幾次該孩子個人的成績私發給家長,並告知家長孩子進退步的情況,在學校的學習狀態等,並與家長一起分析孩子取得現有成績的原因,並提出更好的舉措提高孩子的成績。其次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在國外,成績屬於學生個人的隱私,除了學生本人與教師,其他人無權知曉!於是兩年的對外漢語教學讓我養成了試卷一一分發給學生的習慣,而且是揹著分數頁發給學生。回國後,我依然保持著一一分發試卷的習慣,並在髮捲的時候說一句鼓勵性的話語或表揚性的話語。剛開始學生都很好奇也很不習慣,但是慢慢地我發現學生臉上欣喜的表情,此刻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他們也感受到個人努力的成果受到了保護與尊重!最後是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家長想要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與排名這很正常!但是我們也要以一種適當的方式去了解!公然將所有孩子的成績發到群裡可能會觸傷一些考得不太好的孩子的心靈。當那些家長看到自己孩子與別的孩子成績排名時會不由得進行對比起來!回到家那些考得好的孩子就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於是由一張成績單引發的家庭戰一觸即發!綜上所述,我不太認同將成績單直接發到班群裡的做法。作為班主任,可以利用自己掌握全域性的優勢,充分協調學生、家長、學校之間的關係!

  • 14 # 董伯育心

    老師當然不能把學生的成績發班級群裡。

    首先,政策規定不讓公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成績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佈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如果老師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考試打出分數並公佈在群裡,那就等著受處理吧!

    其次,把學生的考試成績釋出在班級群也會造成一些家長難堪

    即使老師不給學生排名,但是每個人的成績就在那裡,一看便知,差生的家長未必不感到難堪。一旦有家長找事,學校、老師肯定無話可說,賠禮道歉都是小事。

    第三,這種減負的做法確實值得商榷

    1.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考試不出具體分數、不排名,怎麼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小學初中不排名,到了高中就要排名,並且,高考錄取不僅具體到分,而且要全省排名。競爭是現實的,必須讓孩子從小意識到。其實,即使要求考試不排名,估計暗地裡學生和家長都會打探的。即使不排名,差生也未必高興,反而可能會產生虛榮心和對家長撒謊。與其考試不公佈成績、不排名,不如建立尊重差生、幫助差生的好氛圍,並且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的競爭變得更理性、更健康。

    2.不要把孩子的承受力想象的那麼弱。孩子的承受力大部分都是小時候培養起來的,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強,你把他當成強大的人培養,他往往就變成強大者;你把他當成溫室的花養育,他可能就變得弱不禁風,等到年齡大了再想讓他強大,那就難了。我們小的時候再苦再累,也沒覺得苦和累,也沒有小孩子因此而崩潰;反而一些大人受不了苦累而崩潰,一些由富返貧的大人受不了打擊而崩潰。這充分說明,苦和累對小孩子來說,只是一種經歷而已,不可能產生多大的心理影響,反而可能增強其抵抗力。老鷹為了訓練小鷹飛翔,不是狠狠地把它們推下懸崖嗎?於是才造就了搏擊長空的雄鷹。

    3.沒有及時的反饋,學生就無法好好調整學習狀態。我們都知道,網遊的反饋機制是比較及時的、具體量化的、個性化的,你任何時候都能看到自己的分數變化、級別情況,並且這種變化到目標之間的差距都有明顯的資料顯示。這就刺激玩家及時調節、跟進,保持不斷地接近目標。同時,這種反饋也是在暗示玩家:目標就在那裡,你一步步接近就能實現。同時,網遊設計者也會把大目標分成若干小目標,以便玩家能經常感受到實現目標的快感。因此,許多孩子迷戀網遊。

    課堂教學的反饋則比較滯後。如果考試不打分、不排名,學生就無法準確知道自己的學習情況;一個班級眾多學生,老師不可能做到實時反饋、更不可能給每個人都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學習小目標、大目標與長遠目標的聯絡少並且不緊密,學生難以知道自己是否一定能實現目標、離實現目標還有多少差距,他就不可能及時調整和改進自己的學習。如果借鑑一下網遊的反饋機制,學習是不是也變得讓學生痴迷呢?

    總之,作為老師首先得遵守上級政策規定,也得照顧大部分家長情緒,不能在群裡公佈學生成績。對學生成績的評定既要依規而行,又要靈活把握,辯證對待吧。(僅代表個人觀點,儘管有不同看法,還是贊成把遵守上級政策放在首位,把維護所有學生和家長的利益放在首位,畢竟政策的規定著眼於全域性。)

  • 15 # 鳳凰舞

    應該發成績的。當了二十多年班主任的我,現在每學期都在群內發成績。只要方法用對了,家長們皆大歡喜,沒毛病

    有的家長希望老師發成績,想知道孩子的成績在班級屬於什麼位置。知道了孩子的大體名次,能有針對性地去輔導,在擇校過程中才不致於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亂撞。再說,在法治社會,我們每一位公民不應該有知道自己孩子成績的權利嗎?

    有的家長反對說:誰想知道自己孩子的情況,自己去問老師呀。

    是的,可以問老師,向老師打聽會知道得更清楚。但是,有的家長怕經常打電話會打擾老師,有的家長也怕和老師交流(真的有這樣的家長。雖然我是老師,但給我孩子老師交流時也是很緊張的。)

    不想讓發成績的大多是成績不好的學生家長。

    他們不希望老師發成績,可能是這兩個原因:

    1、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我覺得有時候給點壓力,會讓他們有學習的動力。考不好就是丟人,這樣,他們才會好好學習呀。現在的孩子,不就是缺少學習的動力嗎?

    我雖不贊同家長的擔心,但明白人與人之間的想法差異。

    2、自己在別的家長面前沒面子。

    孩子成績不好已經讓自己很難受了,老師居然在群裡發出來,讓自己很沒面子,他們受不了。這一點我能理解。老師在群內公佈考試成績,等於是往傷口上撒鹽。

    兩方家長都有理,那麼老師該怎麼做?

    我的做法是:按考試號公佈成績,隱去學生名字。

    這樣,想看名次的家長能看到名次,要面子的家長也顧全了自己的面子。這不兩全其美嗎?

  • 16 # 炎師心語

    這個題目設定的其實還是蠻有現實意義的,新聞裡也出現過類似案例,如果提問者是老師,那麼你應該明白以下幾點:

    首先,“部分家長”一再要求公開成績,那麼這件事情的主體就是“三方”,老師、“希望”公開成績的家長和“不希望”公開成績的家長。當然,還有一部分家長是無所謂的態度,所以不在矛盾主體中。

    其次,“部分家長”那麼到底有多少家長?一個?還是十個?還是所有的?為什麼不能私下裡向老師提出請求,而非要在群裡公開?這不是明顯挑事的嘛!

    再次,即便所有家長都明確提出了這個要求,老師也應該清楚《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明確規定,考試成績不進行公開排名,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也就是說在家長群裡公佈考試排名是被明令禁止的。

    其實,老師完全可以在群裡進行解釋,並且以每個分數段有多少人的方式向希望知道排名的家長進行私發,而不是無原則地滿足部分家長不合理的要求,事實上這確實傷害了另一部分家長的隱私權。

    在之前發生過的案例中,老師就是因為經不住“部分”家長的苦求在群裡公佈成績排名而被“另一部分”家長給舉報了。我也是老師,但是對於這件事,我只能說“一再要求”的這部分家長動機絕對是有問題的,希望“好心”的老師謹守住原則的底線,不要等到被舉報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 17 # 育鄰人

    如何公佈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一項考驗老師教學工作的綜合性藝術。

    成績是反應孩子學習成長的重要方式,也是老師與家長對話的紐帶。公佈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教學工作的一部分,是對教學工作的總結。同時,也是一項極具調整性的技術活,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藝術。孩子的學習成長活動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事情,學習成績僅僅顯示孩子對該次考試試卷的完成情況。如果家長真心想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只需要認真陪伴孩子一段成長時間即可。

    那麼,作為班主任老師應怎麼樣將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反饋給家長呢?

    1、掌握家長要求公佈成績的動機

    人們長說“蓋棺定論”,意思就是要有一個最終的結果。對於上學中的孩子,這個結果就是考試成績。因為,孩子的學習活動和成長曆程都是漫長的,而且不易感受到明顯的變化。在此情況下,家長了解孩子成長狀況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孩子學習的考試成績,通過第三方角度評定孩子的成長情況。

    人類活動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獲取成長資源,另一部分是為社會發展做貢獻。針對這兩部分活動成效的評定都是被動的,也就是說一個人是否成長進步了,這得由外界給予評定,比如學習考試成績;對社會建設的貢獻同樣如此,個人貢獻大小几乎同步被反饋到是會給予的勞動報酬上,比如工作績效考評提升了、工作薪酬提高了。因為,人類的活動是社會性的,無論自我成長還是對於社會建設的奉獻評定都是來自社會的,就像孩子們的學習成效通過考試成績呈現、生活中多數職位都是被授予的、工作薪酬是被評定的、歷史人物的功過書被後世評定的......

    家長之所以需要了解孩子學習的考試成績,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孩子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在學習上所能拿到的評定結果。同時,考試成績的分數呈現也能讓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個相對的橫向對比基礎,比如100分試題,孩子成績在95分以上,那就說明孩子的學習是優秀的;如果成績在80分☞95分說明是良好的;在60分☞80分說明孩子基本掌握了學習內容,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如果分數在60分以下,則說明孩子對於學習內容掌握情況比較糟糕,需要加倍提升。

    成績反應的是孩子對本次測試內容的完成情況,在家長心目中就是孩子整個學期的學習成果,是學習投入的收益。孩子考試成績不僅僅是一個數字、代表孩子的學習情況,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學習上付出的努力是否“物超所值”,所付出的努力是否得到了一個好的結果。這實際上是人們對於“付出就應的回報”、“指種望收”生產活動的延續,是人們對成長預期是否達標的重要檢測指標。

    2、成績應反應孩子成長相對綜合的水平

    考試成績是最終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分數,班級內所有還成績的列表是一系列的數字,這些數字背後的實際價值就是孩子們對那份試卷完成的情況。這對於反應每個孩子的綜合成長水平難免“有失偏頗”,這對那些綜合素質成長較好,而對於書本知識記憶不佳的孩子來說難免有不公平之處。所以,作為班主任在梳理孩子們的成長成績是應以考試成績為基礎,結合孩子們學習中的綜合表現,擬定孩子們的綜合成長情況,比如考試成績佔綜合評定的40%、日常表現中的德、智、體、美、勞合計佔另外的60%。

    教學活動的核心是一個人【老師】用自己的行為示範,引導另一些人【孩子們】成長進步的過程,也即是一個人用自己的言行點亮另一些人。由於點亮的方式不同、接受點亮的方式不同,自然會出現同樣老師的教導有的孩子理解更深入,而有的孩子理解相對欠缺。所以,需要給予每個孩子成長的空間和時間,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成長自信,能充分展現自我最積極的成長動力。

    3、公佈的成績應能促進孩子們更好的學習

    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是,每個孩子的成長行為都是可塑的,每個人都是“可塑之才”。基於每個人都是可塑的這一基礎,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給予孩子的教導活動就應以孩子的成長優點為入口,引導孩子多方面全面發展。為此,公佈孩子的成長成績,應該以激勵為主,看見孩子成長中的積極面。

    孩子們的成長活動需要有對比,比如“****運動我會”、“****我知道”......這些細小對比的優越感能激發孩子繼續探索學習的興趣,孩子們在學習中有所對比同樣能促進孩子們的成長進步。但是,“尺有所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一個絕對標準能完全界定孩子的優劣。所以,給予孩子們的成長成績應該盡最大可能發掘孩子們各自的成長優勢,讓他們在於同伴的對比中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優點,讓每個孩子都能有優點,同時有需要繼續加油的專案。孩子們成長對比中各有優點,這就為孩子之間的互學互鑑、互幫互助打下了基礎,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學習成長的優點,用優點幫助同伴進步,建立成長自信;同時,又知道自己需要向他人學習的地方,進而養成好學、愛學的良好學習習慣。孩子學習中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我會,我可以教你”,最大的期待就是詢問“****我不會,你能教我嗎?”能獲得同伴肯定的回答。

    2018年11月第一次到北京,去到全腦教育峰會現場,有很多才藝展示的孩子們,他們都是擁有特殊才能的“神童”。但是,他們在才藝展示之餘彼此之間卻相互看不上,不願意主動結交朋友。我作為觀會者,在5天的會程的後4天裡,幹了一件事——把這些“神童”組織到一起,請他們相互分享才藝,將各自的特長傳授給新朋友......

    孩子的學習成長活動是真正的“馬拉松”運動,教學活動給予孩子最大的幫助就是示範引導,為孩子自身的成長能量賦能、一個人點亮另一些人。那麼,作為反映孩子階段性學習成果的成績,應該集中展示孩子們的綜合進步,讓每個孩子都看到自己的成長方向,為孩子們建立成長自信。讓每個家長都看到孩子未來的成長希望,讓家庭對培育孩子的收益充滿期待,讓成績成為助力孩子成長、進步的階梯。

  • 18 # 勤奮努力的小螞蟻

    感謝閱讀。

    在職場上,只有面對壓力和磨難,人才有動力。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無憂無慮的日子裡,他會奮鬥嗎?如果一個人什麼都有了,他會奮鬥嗎?他奮鬥來做什麼?

    所以,壓力和苦難是必須的,雖然我們都恨苦難,但是,沒有苦難,就沒有成長,這就是現實。

    我們為什麼要將孩子送進學校,不僅僅是學校可以教孩子讀書,我們也要讓孩子看到,這個世界上,他並不是唯一的,他要拼搏,才能變成唯一的。

    對小孩的教育,就如同任職前的培訓一樣,培訓得好了,小孩可以適應社會,飛速發展,培訓不好,自然落後於別人。

    職場上有壓力才有動力,職場前的培訓為什麼就不可以有壓力呢?

    很多父母經常用自己的溺愛做著毀滅孩子的事情,他們不要求公佈成績的理由就是,什麼自尊心、什麼打擊、什麼打擊積極性等等。

    試問一下,小孩長大之後,你還能隱瞞他的工資、地位,隱瞞他的無能?

    有些事情,早點揭開來,孩子才能成長。

    所以,學校應該公佈學生排名,作為學校,家長放心地把小孩交與你,你卻採取欺騙的手段隱瞞排名,讓家長收到矇蔽,這才是家長和學校產生矛盾最大的根源。

    任何東西,不公開要有不公開的理由,但是,不公開並不是學校的權力,是家長的權力,只有家長才能決定公開還是不公開。

    作為家長,都是在職場上拼搏過來的,自己辛苦的日子不想自己的小孩也承受,但是,願望雖美,也要實力到位,是讓幼鷹承受風雨,還是保護在自己的母雞翅膀下,還是取決了自己的選擇。

  • 19 # 朗月寒雪

    明天,我家讀五年級的孩子就要去學校領回試卷、寒假作業,準備放假了。

    說實在的,作為學生家長非常想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特別是在班內的排名情況。

    但是,公開對學生的成績排名是違犯禁令的。國家教育部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明確規定:禁止公開學生的成績排名。

    很多人都知道,高考結束的時候,省招辦只是公開一分一段表,讓廣大考生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自行判斷自己的成績位次。考生無法知道彼此的成績和排名。

    不公開學生的排名是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

    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以後,他們的隱私權得到了保護。

    學習成績和排名屬於每個孩子的隱私權。

    記得原來我上學的時候,每次考試結束以後,老師們都會在班裡宣讀每一名學生的成績和名次,甚至直接打印出來,張貼在教室內的牆上。

    第一名的學生自然歡喜,倒數第一名的學生心理壓力和被歧視、被侮辱的感覺可能沒人能夠體會得到。

    倒數的學生,在班裡一點尊嚴也沒有,老師對他們不屑一顧,因為他們扯了全班成績的後腿;同學們對他們冷嘲熱諷,看不起他們。

    成績倒數的學生就在這樣的氛圍裡,要麼死豬不怕開水燙,要麼自暴自棄、不思進取。

    現在,禁止公開排名就是為了保護部分學生的隱私,還給他們應有的尊嚴。

    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是每位家長的權利

    即便是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不在班內公開排名,但是作為家長來說,知道自己孩子的成績排名是應有的權利。

    每次考試後,對學校來說,仍然會對所有的學生進行排名,以班級為單位,以年級為單位甚至全縣、全市進行排名。

    只不過這個排名一般人是看不到的,除了學校的老師和教育局有關的科室人員。

    家長想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排名,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又禁止公開排名,怎麼去處理這個矛盾呢?

    借鑑省招生考試院的一分一段表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對於班主任,可以試試這種辦法。

    有的班主任會在家長群裡公佈分數段:比如語文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後,她就會公佈分數段——90分以上的多少人,80分以上的多少人,70分以上的多少人等等。

    即使沒有成績排名,家長們也能大致判斷出自家孩子的位次排名情況。

    結束語

    我認為,為了滿足廣大學生家長的要求,任課教師可以採用公佈分數段的方式讓家長們大致瞭解孩子的排名情況。

    一是每個孩子的成績排名是動態的,不會一成不變,沒有必要準確到第幾名;

    二是可以有效地保護學生們的個人隱私,也不會觸碰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禁令。

    作為教育同行,需要提醒一句話:無論家長的心情有多麼迫切,千萬不要一時衝動在家長群裡公佈了每個學生的成績及排名,如果那樣的話,通報批評和處分的帽子很快就會扣到你的頭上!

  • 20 # 凌哥慧教育

    部分家長要求在家長群公佈孩子成績,班主任應該發嗎?

    為什麼呢?

    現在的學生壓力大,心理素質不一定健全。有部分家長,特別是成績薄弱學生的家長,他們也特別在意自己孩子的成績。但在全班的家長群公佈成績,優等生家長很自豪。但薄弱學生的家長會特別焦慮,有些會認為老師故意讓自己難堪,這樣的成績公佈,並不會起到任何積極的效果,只會帶來家長和學校及班主任相互矛盾。作為一名教師,特別班主任,一定要站在家長立場思考問題。不利於整體班級建設的事情不能做。

    那麼,學生家長想知道成績,班主任難道不透露嗎?

    不一定。班主任可以在家長群整體介紹班級各科和學校整體情況,給家長和學生一個參照物。在群裡可以加大對於優等生和進步生的表揚。在全班營造一種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表揚就應該狠狠的,批評一點也靜悄悄的。這就是班主任的個人智慧所在。

    總之,家長和學生擁有對成績的知情權。沒有了成績,考試還有意義嗎?只為了成績,而不注重公佈方式,也無異於考試成績來查漏補缺的目的所在。班主任應該嚴在當嚴處,但嚴厲中關愛,關愛中顯智慧。你說呢,朋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幾個月能吃雞蛋?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