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見之謂明 原文:
楚莊王欲伐越,杜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莊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蹺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韓非子·喻老》
譯文:
楚莊王要討伐越國,杜子勸諫道:“大王為什麼要討伐越國呢?”莊王答道:“因為越國政治混亂,士兵戰鬥力差。”杜子說:“臣擔心見識就像眼睛一樣,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卻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經兵敗給秦國、晉國,喪失了幾百裡的土地,這就是士兵戰鬥力弱了。莊礄在楚國境內當強盜危害百姓,官吏卻不能將其拿獲,這就是政治混亂了。大王政治之亂,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國之下,但卻想討伐越國,這就說明了大王的見識也像那眼睛一樣了(看得到別人,卻看不到自己)。”莊王於是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智慧不在於他能夠評價別人,而在於能夠正確地評價自己,因此說:“能夠自我評價才稱得上有智慧。” 這個故事說明了“知人易而知己難”的道理,為人處事,莫過於此。
盲苦 原文:
有盲子道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墜深淵也。過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實地也!”盲人不信,握楯長號。久之,力憊,失手墜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實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執一隅以自矜嚴者,視此省哉!---《應諧錄》
有盲人經過乾枯的小溪,(盲人)在橋上不小心掉下去,兩手抓住欄杆上的橫木,小心謹慎地牢牢抱緊(欄杆),自己認為手如果沒有抓緊一定會掉進深淵了!過路人告訴他:“不要害怕,只管放手就是實實在在的地面啊。”盲人不信,握住欄杆大哭大叫,時間長了,(盲人)筋疲力盡,手沒有握緊掉到地上,於是自己嘲笑自己說:“哈哈!早知道是實地,何必累那麼久自己把自己害苦了呢?” 大路是很平坦的,只限與在空中想,守著某個一點矜持自負的人,看到這個故事該醒悟了吧!
自見之謂明 原文:
楚莊王欲伐越,杜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莊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蹺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韓非子·喻老》
譯文:
楚莊王要討伐越國,杜子勸諫道:“大王為什麼要討伐越國呢?”莊王答道:“因為越國政治混亂,士兵戰鬥力差。”杜子說:“臣擔心見識就像眼睛一樣,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卻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經兵敗給秦國、晉國,喪失了幾百裡的土地,這就是士兵戰鬥力弱了。莊礄在楚國境內當強盜危害百姓,官吏卻不能將其拿獲,這就是政治混亂了。大王政治之亂,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國之下,但卻想討伐越國,這就說明了大王的見識也像那眼睛一樣了(看得到別人,卻看不到自己)。”莊王於是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智慧不在於他能夠評價別人,而在於能夠正確地評價自己,因此說:“能夠自我評價才稱得上有智慧。” 這個故事說明了“知人易而知己難”的道理,為人處事,莫過於此。
盲苦 原文:
有盲子道涸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墜深淵也。過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實地也!”盲人不信,握楯長號。久之,力憊,失手墜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實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執一隅以自矜嚴者,視此省哉!---《應諧錄》
譯文:
有盲人經過乾枯的小溪,(盲人)在橋上不小心掉下去,兩手抓住欄杆上的橫木,小心謹慎地牢牢抱緊(欄杆),自己認為手如果沒有抓緊一定會掉進深淵了!過路人告訴他:“不要害怕,只管放手就是實實在在的地面啊。”盲人不信,握住欄杆大哭大叫,時間長了,(盲人)筋疲力盡,手沒有握緊掉到地上,於是自己嘲笑自己說:“哈哈!早知道是實地,何必累那麼久自己把自己害苦了呢?” 大路是很平坦的,只限與在空中想,守著某個一點矜持自負的人,看到這個故事該醒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