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贊媽愛拍娃

    不是90後愛情保質期不長,是所有愛情保質期都不長,最後都會變成親情。這和多少年代生人無關,喜新厭舊這是人性。即使是50、60後也是一樣,只是時代弄人,恰好90後生在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這個時代本身人的專注力更碎片化,又有多少能分給愛情呢?即使50、60後現在也被網路改變,更追求自由。

    不婚主義也不是不相信愛情,而是你若有真愛何必在乎一紙契約。現在的人更加隨遇而安,而不強求白頭偕老。

    與其感嘆愛情易逝,不如為下一份愛好好珍惜,準備好自己最好的狀態,每一次都全心投入,不後悔。

  • 2 # 雅志居士

    90後的"愛情"(中國目前難有實質的愛情定義.主因是其文化框架構成即少有自主獨立共同打拼更是難得無私)就言"互慕喜歡""生理需要"或為更妥當.那麼"閃戀""速離"是大資料!

    "喜玩""會耍"也是這個年齡段的另一部份人特徵.這是時代讓他她少有了"生存壓力"而又具"優越時尚"(城市為獨生子農村孩子也量少)的實況.這就註定了他她們會有"思想活躍""行為敢做"的青春.說"愛情"誰為誰願"奉獻付出"?多半不可能,就圖"條件足夠"的滿足"自身需要"為大標準.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未婚女性".因為同齡人又有多少可達"有房有車"(還為首貸房首付車)做"小三捷徑"法律己堵路,"脫單"就屬正常!(80.70後還有傳統思想影響"不離不棄"但更多是"勉強無奈"佔比起碼過50%).

    "功利性"和把人"當商品"是尤這20年非常顯著的思想泛濫,即有國家"弱化"甚"放棄""告之"和"教育"人該如何"就業""工作""戀愛""婚姻"?也有與父母年輕人"攀比""盲目"隨眾有關.若全部按他她們的"物質"要求"父母負債"來滿足的情況下,在中國也不會超過20%的達到!

    別扯什麼"愛情".在"經濟"人均不豐富"精神"層面不企及,"自主獨立""共同奮鬥"都不具備的性質下談"愛情"詞那都是在"自欺矇人"的拔高自己!

    吾曰:愛是少私奉獻共同共努力,標價的婚姻你如何上檔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秋節戴五彩繩的來歷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