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常說,佛法無邊,‘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它的意義是‘智慧’,‘覺悟’。當年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為智覺?而用這個佛字?這是因為中國文字中沒有相當的字彙能夠對等的翻出來,因為‘佛’這個字含有多義;它所含的智慧之義絕對不是我們一般所指的智慧,而是究竟圓滿對宇宙人生徹底明瞭的智慧,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無所不知的智慧。而我們中文裡‘智覺’二字都沒有圓滿的意思,因此採取音譯再加上註解,通常講佛智有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些都是佛學專有的名詞,這三種智,以現代哲學名詞來說,一切智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對於宇宙萬有本體徹底明瞭通達,而且非常正確,這種智慧,佛教裡稱為一切智。第二種智叫做道種智,道種智是知道宇宙一切現象,這個現象太多,例如:動物、植物、礦物、森羅永珍,無量無邊,這些東西從那裡來?什麼道理來的?怎樣演變的過程成為現在這個狀況?將來的演變又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些完全明瞭與通達的智慧叫做道種智,也就是知道宇宙萬有的現象。第三種智慧講一切種智,就是本體與現象,它是一不是二,這個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它不是偏在一邊,而是對整體完全通達明瞭,這樣的智慧才是圓滿的智慧。智慧的作用就是覺悟,就是覺而不迷,對於人生宇宙、過去、現在、未來,通通明瞭一點都不迷惑,這才叫覺,所以智是體,覺是用,在生活起作用,我們稱之為覺,覺是智的作用。以上是對佛這個字簡單的說明。起作用是覺,那麼覺必定有物件,所以覺是能覺,能覺是自己有智慧,大智大覺,所以佛寺有很多名‘大覺寺’,大覺就是佛的意思,覺的物件我們用一個總代名詞,這個代名詞就叫做‘法’,‘法’字的內容就包含宇宙萬有,用一個代名就統統把它包括盡了。佛法簡單講,有四種:心、境、事、理,這四大類把宇宙一切萬法都包括在裡面;心就是思想、見解,例如我們講心理,精神這部份。除此之外,境就是境界,例如我們今天所講的物質。精神物質,現代科學把一切萬法分為這兩大類,就是佛法裡講的心、境,或者是心、色,心經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色,這個色指的就是境界,也就是物質,與一切事,一切道理,所以這個‘法’字可以說把宇宙萬法都涵蓋盡了,這是我們覺的物件,叫做所覺。
華人常說,佛法無邊,‘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它的意義是‘智慧’,‘覺悟’。當年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為智覺?而用這個佛字?這是因為中國文字中沒有相當的字彙能夠對等的翻出來,因為‘佛’這個字含有多義;它所含的智慧之義絕對不是我們一般所指的智慧,而是究竟圓滿對宇宙人生徹底明瞭的智慧,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無所不知的智慧。而我們中文裡‘智覺’二字都沒有圓滿的意思,因此採取音譯再加上註解,通常講佛智有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些都是佛學專有的名詞,這三種智,以現代哲學名詞來說,一切智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對於宇宙萬有本體徹底明瞭通達,而且非常正確,這種智慧,佛教裡稱為一切智。第二種智叫做道種智,道種智是知道宇宙一切現象,這個現象太多,例如:動物、植物、礦物、森羅永珍,無量無邊,這些東西從那裡來?什麼道理來的?怎樣演變的過程成為現在這個狀況?將來的演變又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些完全明瞭與通達的智慧叫做道種智,也就是知道宇宙萬有的現象。第三種智慧講一切種智,就是本體與現象,它是一不是二,這個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它不是偏在一邊,而是對整體完全通達明瞭,這樣的智慧才是圓滿的智慧。智慧的作用就是覺悟,就是覺而不迷,對於人生宇宙、過去、現在、未來,通通明瞭一點都不迷惑,這才叫覺,所以智是體,覺是用,在生活起作用,我們稱之為覺,覺是智的作用。以上是對佛這個字簡單的說明。起作用是覺,那麼覺必定有物件,所以覺是能覺,能覺是自己有智慧,大智大覺,所以佛寺有很多名‘大覺寺’,大覺就是佛的意思,覺的物件我們用一個總代名詞,這個代名詞就叫做‘法’,‘法’字的內容就包含宇宙萬有,用一個代名就統統把它包括盡了。佛法簡單講,有四種:心、境、事、理,這四大類把宇宙一切萬法都包括在裡面;心就是思想、見解,例如我們講心理,精神這部份。除此之外,境就是境界,例如我們今天所講的物質。精神物質,現代科學把一切萬法分為這兩大類,就是佛法裡講的心、境,或者是心、色,心經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色,這個色指的就是境界,也就是物質,與一切事,一切道理,所以這個‘法’字可以說把宇宙萬法都涵蓋盡了,這是我們覺的物件,叫做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