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是否線上條質感和字型外形及字勢等,都有沒有什麼固定要求?
2
回覆列表
  • 1 # 八大九人

    謝邀!在這個問題上,我認同已故著名畫家周思聰的觀點。周思聰曾說過:藝術上不存在雅、俗共賞的作品,雅就是雅,俗就是俗。藝術史上,有眾多的有創造性的藝術家起初是不被大眾所理解與承認的,只是在經過時間的洗禮,專家的解讀後,才慢慢被大眾所接受,直至喜愛。藝術的創作越往高處走,知音就越少,所謂高處不勝寒。

  • 2 # 千年蘭亭

    雅俗共賞,其實是種理想狀況。

    雅與俗,其實是兩個方向。書法有實用性與藝術性兩大屬性。實用性體現在其大眾化。大眾化則表現在易識易認、關觀大方,這恰恰是館閣體的特性。

    而藝術性則體現了其專業性的一面,專業性強,則一般人並不能理解,所以是陽春白雪。

    而如《蘭亭序》所謂的雅俗共賞,很大程度上是由唐太宗一手促成的。而現實中是很少的。

  • 3 # 師範小王子

    首先應該承認雅俗共賞不是藝術的最高水平,這就如古代歌曲中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樣。所謂雅者,正也,即正統規範。但是也有高尚、高水平的意思。用再書法上就是用筆、結字和總體風格遵循傳統,不激不厲,溫文娟秀。當然,水平不能在一般以下。所謂俗,是指平凡,大眾化。用在書法上指那些稍懂書法或完全不懂書法的人也認為是好字。在這裡雅俗共賞的在書法上的意義就明確了:即那些遵循傳統規則、沒有了不起的特色而又功力深厚的作品,專家看了認可,大眾看了叫好。就應該視為雅俗共賞了。

  • 4 # 翰墨書道

    雅俗共賞的書法,我覺得就是指那種只要是一定文化或識字的人都能做到,可識、可讀、可賞的書體。(沒有文化的人也能感覺好的作品)這種書法作品大多都是具有深厚傳統書法功底的楷書、行書、隸書作品,也包括篆書和行草類書法。

    不能做到雅俗共賞的作品一般釋讀不易,欣賞自然也是困難,只有圈內人讀得懂的作品。比如大草或狂草。但也並非絕對如此。那就是整體風格感覺和諧眼觀舒適的作品,也可以說是雅俗共賞的作品。,欣賞草書類作品主要還是整體觀感。人人感覺舒適,自然也可以歸入雅俗共賞的作品,這是個比較微妙的問題。

    至於篆書作品一般也可以說是雅俗共賞的作品或書體。因為欣賞主要還是整體的宏觀上觀感。細節的欣賞是屬於專業化的欣賞。

    之所以人們會認為一些藝術家的作品“醜”,也是因為整體上觀感太過另類,感覺怪異或視覺上不舒服而已。

    當然也有真正的醜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千以內值得收藏的女士手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