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王頭888
-
2 # 泉隰
《阿果吉曲》是一首彝族民歌,也是電影《追夢者》的插曲。“阿果吉曲”是歌手海來阿木女兒的名字,此歌是為他不幸65天夭折的女兒所創作,歌詞字字句句都表達了對女兒無盡的懷念。聽他如泣如訴的輕聲呢喃,想著歌詞中傷感的一字一句,也讓我在悽美的旋律聲中鼻子發酸,心緊緊地揪在一起,跟著他的悲傷情緒,感嘆淚流。經過多少天眼淚和著酒的陰暗日子,多少次撕心裂肺輾轉難眠的夜。
“阿果吉曲”的美麗一定是無可挑剔的,正如我歌詞裡所寫:“她清澈的眼神美過瀘沽湖的水,她轉過身她甜美的笑容似Sunny,輕輕溫暖人們的心房,她善良的笑容能溫暖整個村莊”。若時間能再多給她一切日子,也不至於讓後來的人留下這麼多的遺憾。在歌裡我寫到:“天就快亮了,我的心卻哭了,酒卻始終喝不醉”。我是一個感性的人,在吉曲離去後這麼多年,尤其是在每年的七月半那天,那天情緒是怎樣也無法控制的,可即使我再怎麼懷念,“阿果吉曲”她只能是我註定了的“牽掛”,註定成為我的“牽掛”。
也許現在海來阿木已逐漸走出悲傷,因為遠去的女兒會化作天上的星星守護著父親,天會亮的,一切都會好的,加油!
今天,一直在聽《阿果吉曲》這首旋律幽美而又倍感悲傷的歌曲。
這首歌的悲傷,讓人心疼;這首歌的旋律,讓人回味生活的美麗和精彩。
這是一個父親失去三歲女兒後寫的一首歌謠,此時,除了對女兒的思念和痛惜以外,或許,為女兒寫一首歌是作者唯一能給女兒做的一件事了。此情此景,是多麼的悲傷,是多麼的絕望。如能得到每一個聽眾的祝願,或許是對作者最大的安慰。
短暫的人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悲傷。人生,最大的悲傷也莫過於是骨肉的離別。
喪子之痛,難以言表,自古有之。在中國歷史上,有一段荒唐的歷史歲月——災荒年代,多少人因痛失愛子,悲痛欲絕,其悲傷刻骨銘心。很多人因喪子之痛而精神萎靡,荒廢一生。
古時候讀書人把悲傷用詩詞發洩,現代人用歌曲寄送悲哀,但更多的人還是用眼淚和內心的遺憾寄送悲傷,依靠歲月的流逝而慢慢淡忘。但,不管用什麼方式表達悲哀,都將是一種煎熬。如果,生命沒有死亡不知是不是就沒有離別之痛?
願天下所有經歷離別之苦的人們,化悲痛為力量。因為,生命的終止是自然現象,也是人生的輪迴,既不能選擇也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