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海122879785
-
2 # 滄海一聲笑970918CID
反對李鴻章簽定的《馬關條約》,在京部份愛國官員和各省部份官員及舉人紛紛上書光緒帝,痛批賣國官員李鴻章。這就是“公車上書”!
-
3 # 河洛之謎
據實料記載,"公車上書"並非康有為所領導或發動的。
1894年3一5月,因反對李鴻章簽定的《馬關條約》,清政府各省大半以上督撫,國子監,總理衙門,翰林院,內閣諸部,均有大規模官員聯名上書,反對和談。受官員們的感召,鼓動,各省在京舉子,群情激奮。各省自發聯名上書31次,1500餘人參與其中。而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並未做出有實質性的活動與映響。因此,可以說:"公車上書是由部分官員們發動起來的。康有為標榜自巳領導了公車上書,只是撒謊吹牛而已。
-
4 # 沒有不存在
康聖人名氣很大,人品就一般般了,和譚嗣同等就義的君子比起來他的權力慾遠大於憂國憂民之心。當年的戊戌變法可以說毀於他一人之手。光緒能力也是一般,但至少也明白變法宜緩不宜急的道理,康聖人的觀點卻是:改革很容易,殺幾個一品大員就行。他當時還沒掌權,掌權了還會怎麼搞?光緒為緩解矛盾不得不把他貶出京,他卻抗旨不走。光緒在請伊藤博文入朝參知政事這件事又大大得罪了慈禧,方寸大亂,被康有為鑽了空子做出了著名的矯詔“圍園殺後”。茅盾徹底激化到不可調和。其實慈禧也並非人所想象的保守頑固不化。她最開始說是光緒只要不剪辮子怎麼折騰都行,當然還有一個底線,滿清政權不能被顛覆。但在她看一些激進的變法用已經動搖了政權基礎,她不得不出來平衡,她的看法是對是錯兩論。其實改革進兩步退一步也並非壞事,比跑步摔跤還強。但康有為為達到自己上位的目的不擇手段,徹底使得變法變為政變。在慈禧的立場上,你都要殺我了那還能怎麼搞。。。然後就是血流成河,變法夭折。具體到公車上書這其實只是一個類似學潮的運動,基本自發的。康有為但他名氣他所以自然成為代表人物。
據實料記載,"公車上書"並非康有為所領導或發動的。
1894年3一5月,因反對李鴻章簽定的《馬關條約》,清政府各省大半以上督撫,國子監,總理衙門,翰林院,內閣諸部,均有大規模官員聯名上書,反對和談。受官員們的感召,鼓動,各省在京舉子,群情激奮。各省自發聯名上書31次,1500餘人參與其中。而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並未做出有實質性的活動與映響。因此,可以說:"公車上書是由部分官員們發動起來的。康有為標榜自巳領導了公車上書,只是撒謊吹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