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小姐育兒說
-
2 # 兒科劉華醫生
對於小嬰幼兒的餵養應該遵循“順應餵養”原則,即按需餵養,只要寶寶有飢餓想吃奶表現,就可以喂,不應強求餵養次數和固定餵養時間餵養。
這個問題在中國營養學會膳食指南《6月齡內嬰兒母乳餵養指南》中有很詳細的描述:
——順應餵養,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
母乳餵養應順應嬰兒胃腸道成熟和生長髮育過程,從按需餵養模式到規律餵養模式遞進。嬰兒飢餓是按需餵養的基礎,飢餓引起哭鬧時應及時餵哺,不要強求餵奶次數和時間,特別是3月齡以前的嬰兒。嬰兒生後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進食規律,家屬應明確感知其進食規律的時間資訊。隨著月齡增加,嬰兒胃容量逐漸增加,單次攝乳量也隨之增加,哺餵間隔則會相應延長,餵奶次數減少,逐漸建立起規律哺餵的良好飲食習慣。如果嬰兒哭鬧明顯不符平日進食規律,應該首先排除非飢餓原因,如胃腸不適等。非飢餓原因哭鬧時,增加哺餵次數只能緩解嬰兒的焦躁心理,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應及時就醫。
——如何判斷嬰兒因飢餓哭鬧:
嬰兒生後最初幾周內,鼓勵媽媽每24小時進行8~12次餵養。嬰兒飢餓的早期表現包括警覺、身體活動增加、臉部表情增加;嬰兒飢餓的後續表現才是哭鬧。隨著餵養,若母乳餵養適宜,餵養次數可降至每24小時8次,最長夜間無餵養睡眠可達5小時。除了飢餓的表現外,嬰兒胃腸道不適或其他身體不舒服,甚至嬰兒情緒不佳也會表現出不同狀態的哭鬧,而非飢餓原因引起的哭鬧顯然無法透過哺餵得到完全安撫。@北京和睦家兒科
摘自:臨床兒科雜誌2016年第34卷第4期《6月齡內嬰兒母乳餵養指南》
按需餵養和按時餵養並不衝突,也不能說哪個更科學
小月齡的寶寶是沒有規律可抓的(除開個別天使型寶寶)一般媽媽判定孩子哭了就是餓了。其實這個觀點應該是餓了才哭。哭了有可能是尿不溼問題,有可能是身體不舒服問題。
寶寶的餵養要按需,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餵養,都應該按照寶寶的需求餵養。也就是寶寶想吃的時候才餵奶,不餓不想吃的時候就不餵奶。那麼怎樣才知道寶寶想吃奶呢?我們要 抓對寶寶吃奶訊號,媽媽或者家人要透過觀察寶寶的表現,逐漸總結出:哦,寶寶這樣做的時候就是餓了,如果晚一些再喂,可能寶寶就會哭鬧不肯好好吃了,如果早一點喂,可能寶寶會不太想專心吃。 每個寶寶都是有不同的,但大部分寶寶表達比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