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書法自學

    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漢字。漢字的本意是記事的載體,這也是漢字最根本的用途。

    書法為何意?

    第一,書法是指書寫的方法。包括規範的筆畫,嚴謹的結構,正確的筆順。合理的章法。最重要的統一的形態。

    第二,一種藝術形式,以漢字形態為符號,以漢字的線條,墨色的變化,氣勢的開合為基礎,融入作者的個人情緒,或悲傷,或興奮,創作出的一副立體式藝術作品。重點要注意好看不等於書法,醜也並非背道而馳。

    那麼根據定義,甲骨文雖然是形成了書寫體系,但不具備嚴謹的法度,漢字書寫有既定的法度應該是戰國先秦時期,那一時期雖沒有統一文字,但是每個國家的漢字都有自己的體系,都有自己的法度而且形態各異互不通用。直到小篆的產生,將寫字的法度提升到更高的層面。這可以理解為第一層面書法的產生。

    那麼第二層面就要求具有個人情感,具備美學概念。層出不窮的書法名家,璀璨奪目的書法作品,好不相同,卻又萬法歸一。書聖王羲之是完成書法藝術頂層設計的第一人,從他開始書法作品才具備書法藝術的所有因素。

    所以說,不管是從哪一層面來講,甲骨文都不能稱作最早的書法。

  • 2 # 皛舒

    書法之源和文字之源是兩個範疇的概念。

    甲金文是文字之源,是有史料證明佐證了的。而它是不是書法之源,就不得而知了。最起碼那個時代,還沒有發明毛筆吧?!

    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文字的技法,而用別的東西書寫文字,應該都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書法。現如今有“硬筆書法”之說,其實是牽強的稱謂。

  • 3 # 書法內參

    問題裡的“甲金文”應該是甲骨文和金文的合稱。甲骨文是目前國內已知最早最成熟的文字,當時主要是實用功能,用以祭祀記事,契刻技法已經非常嫻熟,具有很高的法度,由專職人員所為。 文字是書法的載體,現代人追溯書法之源,探尋書法的文化根脈,當然繞不開甲骨文以及之後的金文。 以現代人的視角,觀照三千多年前的甲金文,透過它們獨特的書寫體系和符號資訊,讓現代人感知那來自久遠蠻荒時代的文明薪火和審美價值。書法也從中找到了根脈和皈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教育培養孩子的獨立決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