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蘭花918
-
2 # 一老沈一
“隨然”和“雖然”,是不搭界的兩個詞。
隨然和隨。隨然,是很罕見並很少用到的一個詞。
有人說,這是道家的說法,道家崇尚自然,於是就“隨然” 了。但是,此說法,並不見經傳。
嚴格說,這不能算是固定片語。隨,是動詞;然,是名詞,指代自然。所以,隨然,就是一種動賓結構。而且,是一種偶然結合,有特指含義。有特指含義的詞,不具備被廣泛應用的條件,除非轉義或引申。
比如說, “隨緣”本為佛家語,意為“外界事物皆自體感觸,,謂之緣;應其緣而動作,稱隨緣”。但是,後來被引申為隨其機緣,不加勉強。《北齊書.陸法和傳》雲:“法和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即此。
“隨”,為動詞或名詞。名詞是姓,也是古地名,亦是《易》中卦名,不必多說。
《說文》曰:“隨,從也。”段玉裁說:“行可委屈從跡,謂之委隨。”委隨,與尾隨還有區別。委隨,是很委屈的,像小媳婦一樣後面跟著。尾隨,則有了某種主動性。
但由此可看出“隨”字的特點,許慎講的很到位。其實,隨字,古時曾寫為“追”。大概“追”過於主動,不能很準確地表達“隨”之含義,才後造了這個字。
甲骨文中,未見“隨”字,當造於西周。《書.禹貢》雲:“隨山刊木”。
在現代漢語中,隨,或用為動詞,或為動賓片語,無他。
雖然和雖。“雖”這個字很有意思。在《說文》裡,許慎將其歸入“虫部”,說:“似蜥易而大”。段玉裁說,這是“雖”的本義。他說,《傳》雲,凡人窮極其欲曰恣睢,睢是“雖”的假借,“雖”為澤中之物,是“東齊海帶”的方言,指有鱗的大蜥蜴。
他又說,後來,雖被藉以為語詞,其本義反而不為人知了。
他講的很清楚,雖源自山東沿海的方言,原指大型蜥蜴,後來被借用為“語詞”,本義逐漸被人遺忘了。
的確,甲骨文中,亦未見“雖”字。
“雖”,作為“語詞”,其詞性就是連詞。
現代漢語中,雖然、雖說、雖則等等等等,都是連詞。
在“雖然”這個片語中,“然”,是指示代詞,如此、這樣、那樣的意思。
如此而已。
回覆列表
一字之音是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這一個讀者都不知每一個地方的續音,所以能看董才是人才,不要太認真,如果是做合同就一定要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