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闡史倌

    這裡的正史應當是指的陳壽所著《三國志》。據《三國志》中蜀書 · 魏延傳記載,魏延為人驕傲,和長史楊儀的關係尤其惡劣。諸葛亮雖倚重魏延的武勇,但也擔心自己死後沒人能壓得住魏延,因此在臨終安排身後事的時候,明顯將天平傾向了楊儀。

    諸葛亮臨終前只找了楊儀、費禕、姜維交待自己死後的軍隊部署安排,要求在他死後,全軍退兵,並安排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命,就由他去,大軍自行撤退。這時,諸葛亮沒有找作為軍中第一大將的魏延前來商議,已經說明諸葛亮料到以魏延的性格,必會反對退兵。

    果然,費禕前去打探魏延口風,魏延對諸葛亮的遺言很是不屑,表示有我魏延在,不能因為諸葛亮死了就要大軍撤退,我看就讓丞相府的親兵屬官護送靈柩回成都就行了,我來率領大軍繼續抗敵。費禕聽了連忙跑回去找楊儀姜維等自行安排大軍撤退的事。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事情的發展都是按照諸葛亮的預料在進行,諸葛亮也並沒有想要置魏延於死地,魏延不願意撤退或斷後,率領自己的部隊留下來繼續和魏國作戰,或者不配合大軍行動,自己率部返回成都,甚至北上降魏,結局都不至於多慘。可是他卻偏偏選了一條最偏激的路:也許是出於對諸葛亮臨終安排的不滿,也許是出於對楊儀的私人恩怨,總之魏延的反應是大怒,連夜率領自己的軍隊趕在大軍開拔前往南行軍,一路還把棧道燒燬,以阻止楊儀等所率大軍的撤退。然後和楊儀互相向成都上表,說對方造反了。此時兩人已經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了。

    而魏延因為負力自傲的性格造成的壞人緣,在這個時候成為繼續把他推向深淵的致命毒藥,劉禪收到魏楊二人互相彈劾的奏章後,一時也搞不清狀況,詢問蔣琬董允,結果兩人都選擇相信楊儀,指責魏延造反。

    而已成為孤家寡人的魏延還不知道自己的處境,率軍在途中阻擊楊儀,要與同袍兵戈相見。楊儀派何平前往抵禦,何平只把諸葛亮的名字抬出來,就兵不血刃的將魏延的軍隊說得四散而去。

    魏延見大勢已去,只得帶著幾個兒子往漢中方向北遁而去。楊儀命馬岱率軍追擊魏延,在漢中將魏延和他的幾個兒子一併斬殺。

    由此可見馬岱斬殺魏延並非小說中所言是出於諸葛亮的安排,讓馬岱在魏延志滿意得的時候出其不意偷襲,而是馬岱奉楊儀之命,率軍追殺已如喪家之犬的魏延,基本就是送人頭的局。而魏延的兵敗身死,看似是和楊儀一時爭權失敗所致,其實一系列前因後果還是由他個人的性格而導致的悲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多歲,不想在外漂泊打工,回家學習一技之長,然後創業,決定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