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我一直收到提示,有人在問“假如能造,造個更高功率的發動機使飛船逃離黑洞可以嗎?”或者“宇宙飛船在超光速時時間停止,那發動機不會停嗎?”
首先,我覺得提問是個好的習慣,有疑問代表還有上進心。但是,這種問題就像一個剛學初等代數的人,問為什麼哥德巴赫猜想都證明到1+2了,證明1+1=2不是很簡單嗎?
我沒有辦法回答。
回覆列表
-
1 # 勝英14
-
2 # 西北大學數53畢業
科學的本意,是指某種語言構成的一個以抽象概念為資訊基本單元的邏輯系統。目的是近似世界。只要誤差在一個時代中,大家共識“誤差精度”可以接受。這個邏輯系統為一門科學。每一門科學都是透過觀測結果來進行邏輯建模,建立起一個公理系統。然後,進行邏輯展開。
孤立的一個命題,是真是假?邏輯推理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也無客觀標準。特別是關於信仰的命題。信為真,不信為假。
如果提出一個命題,不明確在什麼公理系統下提出。就只能算一個孤立命題。
與一個公理系統中某個公理矛盾的命題,代替該公理,與其餘公理一起,構成一個新公理系統。如果之個新公理系統也是無矛盾系統。剛稱被代替之公理,在原公理系統中是獨立的。這才是公理系統中,公理獨立性之定義。
這就是科學基礎之一個必要條件。
現在的問題不是科學要不要基礎,而是基礎沒有研究明白。例如,物理學中講波動時,認為“波沿直線傳播”。這就是一個公理。在這個公理為真的條件下,定義了波動之波速V=波長×頻率。當證明了光波沿曲線傳播之後。波速之基礎定義就崩潰了。需從新定義過。現在為止,還沒有誰給出過沿麴錢傳播之波之波速。定義崩潰之後,以原定義為基準之命題真假也就隨之崩潰了。應全為假命題或猜測了。還為真,也需從新定義波速,再證明為真。否則,悖論不斷出現。
每一個人從嬰兒長至成年,都是浸泡在謊言與真實之間。舉例子孩子哭鬧,大人說別哭了,再哭狼把你刁走,實際上並非如此!類似的教育方式很多。童話中:熊和小白兔小豬在一起玩可能嗎?現實情況可能嗎?當然不能。中學課本里有小猴子跳到鱷魚背上過河。孩子從小到大好多情況被善良的父母誘而誤導,實際上現實生活中都是荒謬和錯誤的!孩子長大後這種童年形成的心裡概念並沒有因此而回歸正確的認知,更淡不上上升至科學的軌道上來。父母長輩沒有科學知識更沒有科學理念,日常生活並非非得上升至科學觀念上不可,而是可緩的,在加上有神論的干擾了人們的行為和思想。使人類付出了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