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英國資產階級統治一方面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進行殖民統治,積累了豐富的資本,擴充套件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最廉價的原料產地。
另一方面,進一步推行“圈地運動”,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還是無法滿足不斷擴大市場需要,於是,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的資本主義生產中,大機器生產開始取代工廠手工業,生產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歷史上把這一過程稱為“工業革命”。
擴充套件資料:
經過
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的速度,紡紗頓時,供不應求。
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從此,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螺機、水力織布機等先進機器。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也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隨著機器生產越來越多,原有的動力如,蓄力、水力和風力等已經無法滿足需要。
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英國資產階級統治一方面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進行殖民統治,積累了豐富的資本,擴充套件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最廉價的原料產地。
另一方面,進一步推行“圈地運動”,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還是無法滿足不斷擴大市場需要,於是,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的資本主義生產中,大機器生產開始取代工廠手工業,生產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歷史上把這一過程稱為“工業革命”。
擴充套件資料:
經過
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的速度,紡紗頓時,供不應求。
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從此,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螺機、水力織布機等先進機器。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也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隨著機器生產越來越多,原有的動力如,蓄力、水力和風力等已經無法滿足需要。
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