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讀秦國曆史記載,讀到犬戎打敗周幽王時,周朝被迫東遷洛邑,之後,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於是開始建築西畤來奉祀上天,逾越禮儀的跡象也逐漸顯現出來了。
《禮記》上說:“天子祭拜天地,而諸侯只能祭祀他們封國內的名山大川”。秦國風俗夾雜有戎狄的暴力習俗,重武力征戰,而把仁義視為末節。秦國雖然當時只是藩臣的地位,卻僭越使用了天子才能用的郊祀大典。這樣的行為,使君子們都感到憂慮。到了秦文公時,他越過隴山,驅逐夷狄,尊奉陳寶,在岐、雍一帶建國。到了秦穆公時候,修明政治,把國土東邊擴張到與黃河相接,這時秦國的國力已經可以和齊桓公、晉文公等中原霸主並駕齊驅了。此後,諸侯的臣子們主掌國政,大夫們也可以祿位世襲。晉國的政權旁落到六卿手中,舉凡征伐會盟等事,都由六卿做主,權勢甚至比諸侯還重。
到了田常殺齊簡公成為齊的宰相,諸侯們對這事仍視若無睹,沒有任何討伐行動,於是海內全都開始互相侵奪了。後來,韓、趙、魏三家終於瓜分晉國,田和也滅了齊而取得王位,六國從此興盛起來。各國都以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兼併他國為目的,陰謀狡詐無所不用,縱橫短長之術就因此而興起。狡辯詐說蜂擁而出,雖立下盟約但不信守,即使置留人質並立了符契,也還是沒有約束作用。
秦國剛開始還是個小國,又地處偏遠的西邊,中原國家都排斥它,把它視為與戎、狄一樣的落後的國家。到秦獻公之後,其國力卻勝過其他諸侯國。其實秦所謂的德義,遠不如魯、衛的暴戾無道;秦的兵力,也不比三晉強大。但秦最終能兼併天下,這倒未必是因為秦的地理位置險要吧,實際看來,就好像是上天有意幫助它而造成的
太史公讀秦國曆史記載,讀到犬戎打敗周幽王時,周朝被迫東遷洛邑,之後,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於是開始建築西畤來奉祀上天,逾越禮儀的跡象也逐漸顯現出來了。
《禮記》上說:“天子祭拜天地,而諸侯只能祭祀他們封國內的名山大川”。秦國風俗夾雜有戎狄的暴力習俗,重武力征戰,而把仁義視為末節。秦國雖然當時只是藩臣的地位,卻僭越使用了天子才能用的郊祀大典。這樣的行為,使君子們都感到憂慮。到了秦文公時,他越過隴山,驅逐夷狄,尊奉陳寶,在岐、雍一帶建國。到了秦穆公時候,修明政治,把國土東邊擴張到與黃河相接,這時秦國的國力已經可以和齊桓公、晉文公等中原霸主並駕齊驅了。此後,諸侯的臣子們主掌國政,大夫們也可以祿位世襲。晉國的政權旁落到六卿手中,舉凡征伐會盟等事,都由六卿做主,權勢甚至比諸侯還重。
到了田常殺齊簡公成為齊的宰相,諸侯們對這事仍視若無睹,沒有任何討伐行動,於是海內全都開始互相侵奪了。後來,韓、趙、魏三家終於瓜分晉國,田和也滅了齊而取得王位,六國從此興盛起來。各國都以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兼併他國為目的,陰謀狡詐無所不用,縱橫短長之術就因此而興起。狡辯詐說蜂擁而出,雖立下盟約但不信守,即使置留人質並立了符契,也還是沒有約束作用。
秦國剛開始還是個小國,又地處偏遠的西邊,中原國家都排斥它,把它視為與戎、狄一樣的落後的國家。到秦獻公之後,其國力卻勝過其他諸侯國。其實秦所謂的德義,遠不如魯、衛的暴戾無道;秦的兵力,也不比三晉強大。但秦最終能兼併天下,這倒未必是因為秦的地理位置險要吧,實際看來,就好像是上天有意幫助它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