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迪波希

    謝邀……個人覺得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外國小說裡面所描寫的人物、環境、地理、歷史,我們都不太熟悉,閱讀因此引不起我們的聯想,做不到和主人翁、書中人一起互動。這樣的話,原作的魅力、感染力,就立即下降了一半。第二,翻譯的水平,我向來不敢恭維。請看看我們平時對外國文學的重視程度吧,你會相信有人會全身心撲在翻譯外國文學作品上嗎?即使有人,他(她)們是為了什麼在做翻譯這個工作?普遍認為,翻譯工作很單調,沒有前途,就是一個工匠,有多少人認為翻譯其實是重新創作,是對原作無限忠誠之下,重新進行創作,那比原作者還要辛苦十倍!我說過,反正是創作,即使是專業作家和詩人,他們也不同意。有人不同意這個觀點其實就是裝的,好像尊重原作就是不能碰,這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呀!

  • 2 # A時代電影人

    我讀老人與海的時候,3個小時讀完了。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候,花了10幾天!並不是我讀不懂後面這本書,而且翻譯後的文采讓我不敢恭維,讀之無趣,棄之可惜!比如英文:Follow me,普通翻譯成跟著我,意境體現有些會表達“哥帶你飛”的意思,但是翻譯的人不在乎這個,所以讀起來就是死的,不生動

  • 3 # 貓寧兔

    在讀外國文學時,我們通常會遇到大篇幅矯情拗口的對話和不明所以的比喻代指,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此時就要關注一下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然後觀其大略,讀懂故事梗概即可,切不可沉浸在翻譯體裡去琢磨每句話說的什麼意思,因為我們畢竟跟外華人的文化習慣不同,過多的糾結書中對話反而會影響了讀書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穿越到大宋併成為最高統治者,你會用什麼辦法拯救國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