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州觀天下

    這樣的戰役古今中外有很多的,今天先不外國的了留給大家列舉三個中國古代的戰役。

    宋遼檀淵之盟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但一路殺來卻並不順利,先後在威虜軍,北平寨,保州碰了一鼻子灰,更是被宋將高繼勳在寒光嶺大敗遼軍,殺傷萬餘人。遼軍於是不糾纏了直奔主題!殺奔宋朝國都,可又被一個瀛洲城給擋住了。十多天的全力攻城,蕭太后都親自上陣擊鼓。可結果城沒攻下來自己已經陣亡三萬傷六萬,沒辦法只好撤走了。

    一路進攻受挫軍隊減員嚴重,後路又有數十萬宋軍精銳,這時遼國的處境已經十分兇險了。於是遼國開始想要議和,當得知宋帝御駕親征後便一路奔向了檀州。跟宋軍邊打邊談爭取再多撈點政治資本,卻沒想到主將蕭撻凜被射殺。

    孤軍深入,後邊絕對沒有援軍,也沒了退路,前邊有宋朝皇帝的親征大軍,怎樣的實力己經見識過了;後邊還有宿敵田敏、楊延昭等人,外加15萬之眾的定州大陣,能支撐到現在,完全是由於太后、皇帝,尤其是蕭撻凜的軍中威望。蕭太后害怕了,開始催促使者儘快和談,而宋朝在這樣的絕對優勢下竟然真的和談了!這不就說明明勝了實際卻敗了嗎?

    中法戰爭

    中國在這次反侵略戰爭中,前期雖然受挫,可後來的鎮南關大捷以及臺灣的勝利已經扭轉了頹勢。本有機會能取得最後勝利,但由於清統治者的懦弱、妥協,勝利的成果才被葬送,使得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清俄尼布楚條約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清康熙帝派將軍朋春起兵三千人直抵雅克薩,6月23日(五月二十二日)致書俄軍勸退,被拒。清軍經過部署,於6月26日(五月二十五日)攻入雅克薩,俄軍頭目阿列克謝·托爾布津投降。之後清軍撤軍而俄軍捲土重來。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薩布素、郎談、班達爾善、馬喇等人率兵2400人再攻雅克薩並圍城。經過幾個月的戰鬥,托爾布津被擊斃,俄軍傷亡慘重,雅克薩城指日可下。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薩之圍”,康熙帝傳令前線薩布素等撤圍雅克薩之兵,任城內俄軍出入。該戰為《尼布楚條約》的談判和簽訂創造了條件。

    然而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清朝卻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尼布楚條約》。不也是明勝實敗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鑑別新鋼琴和舊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