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洪良
-
2 # 環境騎士
霧的能見度更低,霧的生消有臨界條件,主要是水汽含量,哪怕潔淨空氣,過臨界就成霧,霧滴水滴對光線的折射和阻擋更明顯,能見度更低;相應地,霾是複雜的混合顆粒物汙染物懸浮在空氣中,濃度變化範圍寬,沒有太明顯的臨界條件,也不是水滴,對光線的折射和阻擋不及霧,所以能見度影響沒有霧大
-
3 # 致遠
你這個問題有點傻。這兩個東西區別太大了。我和你講兩個我自己經歷的事吧。霧我就不說了,那是自然現象。2013年,記不太清了,應該是4月吧,去淮北,從長春出發,過了山海關,河北境內,火車過處,那草木和天都泛著模糊的亮。同一年,我從廣州去徐州,高鐵,徐州東吧,離市區很遠,一樣,上午,打車,十多米看不清樓,晴天。後來回鄭州那天也一樣,這不是霧。是什麼,我不說了。
首先要說,不管是霧還是霾,都會讓空氣能見度下降。
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常呈乳白色。
霾是指大量極細微的顆粒物均勻地浮游在空中,它的成分主要包含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霾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因而看起來呈黃色或灰色。
霧和霾雖然不同,但又常常相伴而生。當有霧生成時通常大氣都是比較穩定的,隨著工業排放源加劇,容易積聚汙染物,導致霧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空氣汙染。
不管是霧天還是霾天,其產生都離不開氣溶膠粒子。能見度的下降多是由於大氣中的懸浮粒子吸收和散射可見光引起的。
根據中國氣象局《地面氣象觀測規範》,霧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千米;霾是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千米的空氣普遍渾濁現象。
霧與霾的最主要的區別包括:能見度範圍不同。霧的水平能見度小於1千米,霾的水平能見度小於10千米;相對溼度不同。霧出現時相對溼度過飽和,而霾出現時相對溼度較低。出現的時間不同。霧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現;霾的日變化特徵不明顯,當氣團較穩定時比較容易出現。
氣象專家表示,很多時候,導致能見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的水汽在起作用。雖然霾對空氣能見度的影響也很嚴重,但比較而言,單從能見度這個角度看,往往霧對能見度的影響比霾更嚴重。
當然了,如果說是對身體的損害,霧主要是水汽凝結物,而霾是有害汙染物,後者的損害就要大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