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別人提起了件有趣的故事,據說清朝時有個考不得中的書生透過賄賂太監,向出巡的乾隆皇帝獻上他個人創作的易經解讀類書,想以此展現才華,讓皇帝直接封他個官職。但乾隆對這種無關治國之道的書豪不感興趣,就命人代筆回了封信,奚落他是異想天開。
這個故事不知到是不是真的,但想來古代會不會有很多這樣的書生想透過向皇帝展示個人作品來一步登天,來避開趕考的?
回覆列表
-
1 # 歷史茶坊
沒有查到類似故事。這相當於是毛遂自薦,這個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長平之戰後,趙國戰敗,允諾割讓城池,卻出爾反爾,令秦王大怒,再次發兵攻打趙國。秦軍長驅直入,圍困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派平原君趙勝前往楚國合縱求援,平原君預備從門客中挑選二十位具有才能者陪赴楚國,結果卻只選出十九人,還差一人。
這時,門客中一位叫毛遂的人主動請纓,表示既然還差一人,請平原君讓他補足差額。平原君問毛遂:先生在舍下待了多久?毛遂說:至今足足三年。平原君輕蔑地說:賢能之士在世上就猶如錐子處在囊中,尖梢即刻就會顯露出來。先生在門下三年,可我卻從來沒有聽左右提起過你,說明先生是文不成而武不就。先生不能去,就留在邯鄲吧!毛遂卻說:我不過是今天才請求進入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豈止是顯現尖梢,恐怕早就鋒芒畢露了。平原君覺得毛遂說的有理,便讓他加入出使隊伍,前往楚國。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人,從早上商議到中午仍然沒有結果,眾人鼓譟毛遂上去。毛遂持劍入宮,對平原君說:出兵的利害關係,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為什麼從清晨商議到日中還沒有結果?楚王問平原君:這是什麼人?平原君說:是我的門下舍人。楚王怒道:還不下去。我在與你家公子談論國政大事,你算什麼東西。
毛遂突然仗劍上前,厲聲說道:大王敢呵斥我的原因無非是依仗著楚華人多勢眾,現在十步之內,大王的性命握在毛遂手中,即使楚華人再多也沒有用。在我家公子面前,大王呵斥於我,豈非對我家公子不敬?況且我聽說商湯以七十里土地統一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令諸候稱臣,難道也是由於他們人多勢眾嗎?非也,只是他們善於審時度勢,發憤圖強,揚己之長處而已。
今天,楚國地闊五千裡,士卒上百萬,本是王霸天下的資本!卻被區區秦將白起,率領幾萬部眾,第一戰攻佔鄢城和郢都,第二戰燒燬了夷陵,第三戰令大王的祖先蒙受奇恥大辱。這是百世不解的怨仇,令趙王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卻毫無羞愧之意。合縱抗秦,永結盟好這件事是為了楚國,並不只是為了趙國啊!楚王聽仍後面帶羞愧道:先生之言,如雷貫耳。為了江山社稷,楚國願竭盡舉國之力與趙國結盟,立刻發兵,趕赴邯鄲。
於是,楚趙成功結盟。從楚國回來後,平原君說:我以後再不敢鑑選人才了,我曾以為從沒有錯失天下人才,卻差點錯失了毛先生。先生三寸之舌,強勝百萬之師。從此,將毛遂當做上賓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