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凡勞爾

    相信每個人的微信裡都有這麼兩類人,一類是從來不發朋友圈,你幾乎對他的生活一無瞭解,但是你給他發微信,卻能及時回覆你;還有一類呢,就是從早到晚都在發動態,醒來發、吃飯發、高興發、難過發;反正就是日常刷爆別人朋友圈。這兩類人都是什麼心態呢?說的不是微商代購,他們是工作所需。在這裡我想說的,是那些吃了飯要發一下,去了一個地方要發一下,心情好要發一下,心情不好更要發一下的童鞋們~

    話說為什麼會想到這個話題,微信的朋友圈有一個設定,隱私—朋友圈更新提醒,關閉這個提醒之後,朋友圈中有更新的時候,“發現”那裡不會出現紅點點。本來是想著,看不到紅點點,看朋友圈的次數會減少,會少浪費一點時間,只是手欠,還是會點到“發現”,這樣第一條“朋友圈”中如果有人更新,會出現這個人的頭像。昨天週末在家,我在回覆微信訊息的時候,還是習慣性的點下沒有紅點點的“發現”,看到有一個朋友的頭像,在“朋友圈”那裡,一天出現了8次~ 內容包含夜裡失眠、白天感覺熱、買飯排隊、在家拖地、下午吃水果、看好玩的綜藝節目、和她弟弟聊天記錄以及最後轉發的一條睡前思考。看著我覺得累,當然不能怪這個朋友,是我自己手欠還是要點開看。也引發了我對這種屁大點事都要發朋友圈的心態的思考。發朋友圈,是因為想讓朋友們瞭解自己的動態,將事物和心情分享,得到別人的關注。讓別人對自己有羨慕、欣賞、讚美、同情的情緒。發朋友圈,是因為自己不能沉下心來長期思考,只被一時的情緒牽制,不能用長遠的眼光看待眼下的狀況。發朋友圈,是因為輕浮,淺薄,和無所事事。我說的是一種極端的情緒。偶爾的發一下朋友圈,是分享和邀請別人參與你的生活。是積極的生活態度。偶爾還需要幫人拉一下投票什麼的。今晚剛剛看了一篇很愛發朋友圈的人的一篇文章,全篇以自我為中心,講述愛發朋友圈的人心機少,樂觀。看到下面很多中性和反對的評論,我就放心了。

    對了,我的朋友中,經常發朋友圈的,一天幾條的,基本上都會被我遮蔽掉。我還是會看朋友圈,瞭解下最近的動態,但是我對你中午吃了什麼沒事,去了什麼地方,見了什麼人,真的沒那麼感興趣。

    我發現上述的兩種人大致能分為三大類,一就是簡單的人,沒有刷存在感的心裡,自己過自己的生活,不希望被打擾,也不想打擾別人;二,就是刷存在感的人,一天到晚發動態,想得到別人的關注;三,就是既不想刷存在感,又不想被遺忘,偶爾發發動態;最後就是微商,後方高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段愛情一方去用心呵護,另一方又全力去傷,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