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股行情總導演

    你為企業產品製造貢獻了力量,但你不能主導企業的產品銷售。

    目前歐洲制定的GDPR指南,就是解決網際網路環境下個人資料的權利問題。個人應該主導自己的資料,個人有權讓網際網路企業交出自己的資料,並可以打包帶走,伺服器儲存的你的資料同時清零。但中國要實施估計還很遠。

  • 2 # 凱恩斯

    資料許可權必須屬於使用者,而且呼籲中立的第三方資料管理,如果真的不行,這部分資料要作為公益性專案保護資料安全。

    如今誰沒有幾個騷擾電話,除了騷擾電話,我們的資訊經常不知道透過什麼渠道洩漏,有些人透過手機號搜尋我們的微信,隨著科技的發展,丟失資訊對於個人可能越來越嚴重。大概幾個月前,有某基因公司的老總說基因缺陷的問題,當時就讓我感覺很恐慌。這可不是丟失工作的問題,如果基因資料被他人盜取,發現我的基因缺陷,有人可以私人訂製針對你的病毒,定點清除目標。

    而我們的普通資料丟失也是很嚴重的,1996年有部美劇叫《The Pretender》偽裝者,主人公利用各種資訊和證件來回穿梭各種場所,伸張正義。但是,如果是個恐怖分子呢?他是否也可以隨時出現在任何地方,變成任何人,用別人的身份幹壞事。實際上是可能的,網路冒名註冊各種賬號就時有發生,然後用受害人申請的通訊軟體賬號去和新的受害人接觸,行騙。

    華人隱私觀念正在崛起,不是我們想用資訊換便利,而是經常無從選擇。然而資料隱私管理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細分行業。透過中立公正,信譽良好的第三方資料管理公司,將使用者的資料加密,如果大資料公司要使用,則可以在資料管理公司加工加密這些文件之後取用,這在國外已經逐漸開始成型。而第三方資料管理公司也透過物理隔絕保護好這些資訊。當獲得當事人授權的時候才公開自己的資訊。

    在國外的電子病歷管理方面,已經開始實施奧巴馬時代的“藍色按鈕”計劃,第三方管理健康檔案,只有使用者允許,才將自己的病歷資訊傳送給指定醫生。這種電子病歷同樣提高了很多便利性,因為病人不用重複的CT檢查,X光檢查,這些檢查都有很高的輻射,透過電子病歷完全可以知道病人近期檢查的結果。

    我們這方面距離還很遠,但是是時候好好考慮安全問題,有時候真的人命關天。

    注:尤其是各大電信運營商,很奇怪這麼多騷擾電話難道都不用實名制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有哪些事情是隻能意會不能言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