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小解同學
-
2 # 農技廣播站
病害症狀:該病一旦發生,就會在患病部位形成凸起的瘤狀物,大小不一。發病初期瘤狀物外層上有一層白色的膜層,隨著病情的加重,顏色會逐漸變灰、變黑到最後瘤狀物乾裂爆開並散發出黑色的病原菌孢子。
防治方法:玉米黑粉病是真菌性病害,所以防治該病要在進行化學防治的同時,還是要控制減少病源。
1、在播種的時候,選擇種植適合本地生長的抗病性強的品種。
2、發現田間有患病植株的時候,在灰包白膜沒有破裂之前儘早拔除病株,帶到田外進行銷燬處理,減少病源菌,防止再侵染。特別是對於抽雄比較遲的植株,要多次仔細檢查,一旦發現儘早處理,減少土壤帶菌。
3、對於發病嚴重的地塊實行三年以上的輪作,於其他作物倒茬種植,採用地膜覆蓋。種植的時候提高播種質量,注意田間肥水管理,避免偏施氮肥。
4、帶菌種子是黑粉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也是主要侵染源,所以藥劑拌種對於防治黑粉病來說非常重要,比如可使用10%烯唑醇乳油20g溼拌玉米種100kg、種子重量0.3%~0.4%的三唑酮乳油拌種、種子重量0.7%的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等等。
大家好,我是農小二。
上圖這種灰色的東西,相信種過玉米的人都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題主說的是不是這種的灰色物體,這種灰色物體在玉米上是非常多見的,而且非常容易傳播。
這種玉米上容易結出來的灰色的包狀物體就是玉米黑粉菌。是由玉米黑粉病所引起的,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普遍的,是由玉米黑粉菌所引起的一種區域性侵染性病害,大小,形狀不定,多為腫瘤狀,外邊兒會有一層白色的膜往往會有寄生組織形成,找到最後會慢慢的變成灰白至灰色,破碎後會有大量的黑色粉末,這就是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傳播途徑比較廣泛的,可以透過土壤,水流,氣流傳播,也可以透過人的農事行為以及農機具傳播,是比較難以防範的一種病害,下面就和大家來說一下防治措施。
首先就是在玉米種植前要選擇抗病的品種。然後就是在播種前要用藥劑拌種,可以使用20%粉鏽寧乳劑。或者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與種子進行攪拌。
然後就是在田間發現有病株時,要立刻拔除,防止它進行傳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