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理課堂

    時下,懲戒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已經被許多教師所採用。學生在幼年時期難免會犯一些錯誤,有的違紀,有的不寫作業,有的惡語傷人。人無完人,孩子也是一樣,許多教師教育學生時會採用懲罰的方式,引導其認識錯誤。但在教育學生時,一味地懲罰,就會使學生心靈受到扭曲,逆反心理加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為此,懲戒應講究彈性,把握懲戒的度,從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性格個性出發,因人而異,因事施教。

    一般來說,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機,我們不能主動放棄。我通常依據學生違紀的輕重和自身特點,讓學生選擇懲戒方式,懲戒的措施、方法都來自學生,具體內容不再只有一條,照顧不同性格的學生,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再被動地接受懲罰。我們應慎重對待學生在班上的言行舉止,讓他們儘可能主動改正,看到自己的進步,讓學生和自己比,和以前比,爭取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性的進步。

    另外,應提前打好“預防針”,作為一名有威信的班主任,班級公約要先行,教師不說明白,那就是教師的不對,但如果教師已經再三強調,學生卻不遵守,那就是學生的不對,此時的懲罰也是合情合理的。要善於察覺苗頭,及時控制,不要等到苗頭成為群體行為再採取行動,那就太晚了。應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時刻約束自己的言行。我們要盡最大可能讓學生明白,做錯了事,必須付出代價。必須有人人遵守的規則,只要是犯了錯誤,就必須受到懲戒,人人都不能例外。

    當然,幾年的管理經驗告訴我,我們更需要對學生關愛,以情感人,以智育人,教育學生更多的是需要愛心、耐心、恆心。

  • 2 # 活在當下152110730

    我個人認為,教育本身就是教與育,教主要是教導和學習,育主要還是德育,那麼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光教學習,我認為還是打不到教育的最終目的的,還得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能夠成長為一名有思想的知識分子。知識有對錯之分,思想也有好壞,教師需要去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對錯,什麼是好壞,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透過講解知識來讓學生明白對錯,課餘時間,老師可以透過以身師範來告訴學生那些該做那些不該做,每個學生的理解和自制能力都不一樣,那麼,在進行德育的時候,一定要區分出來,特別對待,但最終的目的是要學生明白,為什麼會懲戒他,他做錯在哪裡,而不是單方面的懲罰,學生既得不到教育,反而會適得其反,適當的體罰可以,但一定要保證學生身心不受傷害,讓學生有所領悟和進步的體罰我認為是可以的,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國Hornbach廣告是否有侮辱亞洲女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