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顯而易見的事情。我先大致闡述下事件發生經過(1分版完整廣告放到最後,請不要在進食時觀看)。
2019年3月15日,德國Hornbach家裝零售有限公司釋出了一則廣告,《這就是春天的氣息》(So riecht das Frühjahr)。在引發德國亞裔群體的爭議後,又於3月25日釋出了意圖更為昭彰的15秒精簡版廣告。
廣告大致內容是說,德國和日本的學者在春天蒐集在德國田間勞作者的衣物(包括內褲)。將這些滿是汗餿味的衣物密封打包,販賣到日本後,一名女性在自動販售機前,將這些衣物的密封包裝開啟,深吸一口氣,繼而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相比3月15日時的完整版廣告,25日精簡版引發的爭議規模更大。更為過分的是,在引發日韓等亞洲國家的輿論後,26日Hornbach公司發表了一則“解釋”,見下圖:
時至今日(4.5),這則侮辱性的廣告並未在中國國內引發太大輿論,我甚至搜尋不到。個人感覺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對華人來說,廣告中那名女性很易辨認是日本女性。可她是不是日本人、是不是女性真的很重要嗎?亞洲地區、黃色人種!這才是最嚴重的。
或者在今天,亞洲各國之間,因為彼此距離更近能更好感受到差異。但對歐洲地區的普通民眾而言,對Hornbach公司的廣告受眾而言,事實並非如此。很多歐洲人看亞洲,如同華人看非洲。衣索比亞、喀麥隆、索馬利亞……無論國家叫什麼,不也都是非洲?
不妨對比19世紀的“黃禍論”,比如德國學者海因茨·哥爾維策爾闡述的黃禍論本質:“……需要有公眾輿論和刺激公眾生活感情的因素;語言要精闢有力,明確易懂,要歪曲事物的本質,甚至加以粗野化,以便鼓舞人心,或激起人們的憂慮和恐懼。”
這不正是這則德國廣告所表達的嗎?“精闢/易懂/歪曲/粗野”……幾乎全部囊括其中。所以這則廣告迎合的,只是普通的德國乃至全歐洲的普通男性民眾。在他們心裡,整個亞洲就是如此,亞洲女性對他們體臭的偏執性迷戀就是如此。這種思想延傳自前殖民時代,即涉及“白人至上”也包含了“黃禍論”。
而當這種思想體現到現實中以後,就會發生李洋潔那樣的慘劇。因此,不要只看著徐文慶辱華被打死、《張,我的矮個華人》的被傳唱、“吃華人”T恤的售賣……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崛起,我們正在逐漸代表亞洲。
【下為1分版廣告影片】
這是個顯而易見的事情。我先大致闡述下事件發生經過(1分版完整廣告放到最後,請不要在進食時觀看)。
2019年3月15日,德國Hornbach家裝零售有限公司釋出了一則廣告,《這就是春天的氣息》(So riecht das Frühjahr)。在引發德國亞裔群體的爭議後,又於3月25日釋出了意圖更為昭彰的15秒精簡版廣告。
廣告大致內容是說,德國和日本的學者在春天蒐集在德國田間勞作者的衣物(包括內褲)。將這些滿是汗餿味的衣物密封打包,販賣到日本後,一名女性在自動販售機前,將這些衣物的密封包裝開啟,深吸一口氣,繼而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相比3月15日時的完整版廣告,25日精簡版引發的爭議規模更大。更為過分的是,在引發日韓等亞洲國家的輿論後,26日Hornbach公司發表了一則“解釋”,見下圖:
時至今日(4.5),這則侮辱性的廣告並未在中國國內引發太大輿論,我甚至搜尋不到。個人感覺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對華人來說,廣告中那名女性很易辨認是日本女性。可她是不是日本人、是不是女性真的很重要嗎?亞洲地區、黃色人種!這才是最嚴重的。
或者在今天,亞洲各國之間,因為彼此距離更近能更好感受到差異。但對歐洲地區的普通民眾而言,對Hornbach公司的廣告受眾而言,事實並非如此。很多歐洲人看亞洲,如同華人看非洲。衣索比亞、喀麥隆、索馬利亞……無論國家叫什麼,不也都是非洲?
不妨對比19世紀的“黃禍論”,比如德國學者海因茨·哥爾維策爾闡述的黃禍論本質:“……需要有公眾輿論和刺激公眾生活感情的因素;語言要精闢有力,明確易懂,要歪曲事物的本質,甚至加以粗野化,以便鼓舞人心,或激起人們的憂慮和恐懼。”
這不正是這則德國廣告所表達的嗎?“精闢/易懂/歪曲/粗野”……幾乎全部囊括其中。所以這則廣告迎合的,只是普通的德國乃至全歐洲的普通男性民眾。在他們心裡,整個亞洲就是如此,亞洲女性對他們體臭的偏執性迷戀就是如此。這種思想延傳自前殖民時代,即涉及“白人至上”也包含了“黃禍論”。
而當這種思想體現到現實中以後,就會發生李洋潔那樣的慘劇。因此,不要只看著徐文慶辱華被打死、《張,我的矮個華人》的被傳唱、“吃華人”T恤的售賣……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崛起,我們正在逐漸代表亞洲。
【下為1分版廣告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