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柒道友
-
2 # 出棋不意
很遺憾,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秘密或意義,僅僅是為了區分象棋紅黑雙方的子粒而已。
如果非要考究一下原因的話主要原因應該有以下幾點:首先,古時候沒有顏色的區分,只能使用不同字形來進行區分。這應該是最原始最根本的原因,沒有之一。象棋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堯舜禹的上古時代,那時候沒有能力使用彩色字來進行區分雙方的子粒,就只好使用不同的字形來進行區分。
甲骨文小的表示看不懂,但攻守雙方的棋子字形不同還是可以看出來的。一旦約定成俗之後,便如此流傳下去,一直被沿用。即使後來出現了彩色,也仍舊在大部分棋子上都保留了這種字形上的差別。
如果一副象棋出現兩個帥或兩個將,即使有顏色的區分是不是也覺得怪怪的?習慣了而已,其實二者是完全一樣的意思表示。
其次——其實我覺得上面就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沒有其次。有人說是因為人們的革新意識導致,比如你叫部落首領,我非要叫大王,你叫大王,我就叫皇帝。人們總喜歡用不同的名稱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並且把這種個性運用在象棋上,你叫將,我就叫帥,你叫兵,我就叫卒,非要把彼此從字形上區分開才過癮。總覺得這種說法有點牽強,最早的時候象棋的雙方各子粒寫法都是不同的,但現在我們看到的象棋產品很多都只是將帥、兵卒、相象的區別,車馬炮都已經一致,這說明人們物件棋中的這種個性表現並不是很在意,只是一種約定成俗的歷史革沿而已。
用道德經的一句話說,此二者同出而異名。
帥都是由將來當的。
小規模出兵,由大將負責統領。
大規模出兵,大將多了必須確定個負責人,矬子裡拔將軍,將軍裡拔元帥,才有了帥。戰爭結束,帥還是將。
至於皇帝御駕親征或者親王統兵,一般不稱帥。太平天國之時,各種軍帥、師帥、旅帥,不過長官之義,離象棋發明的年代既久且遠,把帥字用爛了。
你發現沒有,常有新朝相對於前朝,往往同一職司卻換官名?都是因為官名叫爛了或濫用了。蒙古後金所稱的黃太吉,就是皇太子之意,但是他們的皇太子多如牛毛。
就像如今,專家或某某家或老師或大腕或大V,多如牛毛,就顯得不尊貴不重視了,以後會給真正的高人起新名稱以示尊崇。
尤其是老師之名,訪談節目裡是不是老師都稱老師,老師之名不再尊貴跟這些人濫用也是有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