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胖叔說地產

    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美好的日子〉(1961)

    阿達莫夫的《一切人反對一切人》(1953)、《塔拉納教授》(1953),

    尤內斯庫的《禿頭歌女》(1950)、《椅子》(1952),熱內的《女僕》(1947)、《陽臺》(1956)、《黑人》(1958)

  • 2 # 曲言雜談

    尤奈斯庫是荒誕派戲劇的創始人。他的《禿頭歌女》(1949年 )是最早的荒誕派戲劇之一,從1956年起,《禿》劇引起注意,後連演七十多場,成為法國曆史上連續演出時間最長的戲劇之一;尤奈斯庫在《禿頭歌女》之後,先後寫了《椅子》 (1952年 )、 《未來在雞蛋中》 (1953年 )、 《阿麥迪或脫身術》(1957年 )、 《犀牛》 (1959年 )等四十多個劇本。

      貝克特,活躍於20世紀法國的愛爾蘭作家,創作的領域包括戲劇、小說和詩歌,尤以戲劇成就最高。他是荒誕派戲劇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種新的小說與戲劇的形式,以崇高的藝術表現人類的苦惱”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荒誕戲劇《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上演成功,使荒誕派戲劇被觀眾,確立了它在法國劇壇上的地位;除此之外,他還有《最後一局》 (又譯《劇終》)(1957年 )、 《啞劇》 (1957年 )、 《屍骸》 (1959年 )、 《美好的日子》 (1961年 )等10多個劇本。

  • 3 # 另一種視角的觀察

    一直僑居法國的愛爾蘭作家塞繆爾·貝克特是荒誕派文學運動中最傑出、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他的創作主要集中在戲劇和散文體小說。他的戲劇作品,如《等待戈多》(1954)和《結局》(1958),摒棄現實場景,採用邏輯推理的連貫情節來作為戲劇形式,以此來表現無理性、無助、荒誕的生活。例如在《等待戈多》中描寫兩個流浪漢在郊野中無望地等待一個叫做戈多的人,身份不明,一切都未知。戈多可有可無,“什麼事也沒有發生。誰也沒來,誰也沒去。這太可怕了。”此類戲劇的荒誕性體現了雙重內涵:它是滑稽怪誕、非理性和毫無意義的,同時透過模仿和戲謔來諷刺西方文化的傳統觀念與傳統戲劇。戲劇中的人物試圖從無意義中找到意義,在無法交流的情況下進行交流。

    另一位發過荒誕派劇作家是讓·熱內。與此相似的還有英國劇作家哈羅德·品特,他將荒誕主義與惡魔主義融合於一身。

    湯姆·斯托帕德的一些劇作如《戲謔》也運用了荒誕派的表現手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貴安什麼時候通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