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偉1218

    有的,現在的教育越來越好,條件豐富,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有所成就的,家長也要注重教育,可以共同學習,樹立榜樣

  • 2 # 教育觀察員—甘藤敬一

    善於學習新知識,疲於探究舊學問

    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展現在我們孩子眼中的也是每天都有新變化、每月都有新事物、每年都有新氣象。他們從小就習慣了接受新鮮的東西,也喜歡這些新生事物,更喜歡去探尋其中的樂趣和奧秘,這種教育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有利的,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大力支援、持續深入的進行下去。可是,我發現孩子們對中國的四大發明、“兩彈一星”等等就沒有多大興趣,更不會在手機上查這些東西製作過程和發展歷史。溫故而知新的道理理解不深不全。這樣就會導致古人好的思考方法會深埋,中華文化的精髓會流失,中華民族的精神會失傳。

    勇攀科技高峰,畏懼持久艱苦

    我堅信,我們的孩子有足夠的勇氣和志氣攀登科技領域的高峰,但是我擔心他們是否耐得住長期枯燥與寂寞的研究,是否頂得住無數次失敗的挫折與考驗,是否有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現在的許多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大於實質,口號大於內容,結果大於過程,導致受教者只知道有這麼個事而不知道起因、過程。祖國日益強大,世界地位顯著提高,國際話語權明顯增強,孩子們確實沒有經歷太大的磨礪和挫折,也對落後就要捱打的處世之道沒有深刻的領悟和認識,所以我覺得孩子持久的吃苦耐勞精神缺乏鍛鍊和動力。

    知識面廣而博,知識點淺而薄

    現在孩子接受的教育內容,涉及面相當廣闊相當,要求孩子們不僅要學好書本課堂上的知識,還要關注社會熱點、網路熱議和國家大事,還得了解名人軼事、風土人情。這當然是非常好的,也值得提倡,不可能讓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那就真成了“書呆子”。但是我也有點顧慮,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研究問題的時間更是有限的,這麼多需要學習掌握瞭解的東西當然是廣而博的,勢必會佔據研究專業知識點的大量時間,很可能學習的只是皮毛,直接導致學習專業知識點淺而薄、不深不細不精。

    我可能是杞人憂天了,不管怎麼樣,我相信既然國家這麼重視教育,就一定會把孩子們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儘管可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與不足,但是大的方向肯定是對的。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沒有錯的。

  • 3 # 生物可學

    現在學的知識不一定有用,到技能,思維,眼光,方法一定有用。而知識是一個載體,透過知識增長能力,透過能力獲得新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經驗寶媽們分享下成功經歷。寶寶堅決不接受奶瓶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