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涵看教育

    催他也改不了拖拉的習慣。這說明你以前用的方法沒有效果。

    多大年齡的孩子?你提問也沒描述清楚。只能大致按年齡階段回答。

    1.12歲之前的孩子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父母有一定依賴性,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同時活潑,好奇,求知慾,愛當小老師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

    a.如果孩子拖拉,有可能在學習方面,哪一門的學習環節,出了問題。磨磨蹭蹭寫不下去,注意力就會不集中。你再催他肯定還是拖拉。【解決學習問題就好】

    b.如果孩子學習沒問題。有的家長孩子放學回家又給孩子值得了一系列的學習任務,孩子又不傻,年齡太小,又沒法"反抗",所以只能靠"拖拉"來消極怠工。【改變家長值得的計劃,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自然就不拖拉了】

    我就解決過孩子學習沒問題,家長的學習計劃出問題了,家長的計劃沒有側重點,眉毛鬍子一把抓,所以出現了,孩子寫作業寫到晚上10點。

    c.從邏輯思維能力的高低觀察孩子

    有一部分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很強。

    這部分孩子不適合"按部就班"的學習。需要家長在教育方法上,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加大課外的興趣引導,這樣孩子的求知慾有一個好的"輸出",學校學習自然也不會出問題。所以家長需要觀察你的孩子是屬於哪個能力階段的孩子。擅長的能力是什麼?如果這類孩子的能力沒有被家長認識到,也會出現"拖拉"的現象,催孩子是沒有用的。

    2.13歲以後的孩子

    13歲以後的孩子拖拉,就會有些複雜了。一部分和學習問題有關,有一部分和獨立思想問題在父母這裡得不到合理的引導和理解有關。還有一部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性特強,逐步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長和老師就會認為這樣的孩子是"學渣"。總是和孩子的"分數高低"掛鉤。因為每個孩子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有的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愛好不強,但對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十分的積極。但家長反對……其他……

    以上這些都是造成"拖拉"的原因。

    最好的辦法,如果是學習問題,就解決學習環節問題。如果不是學習問題,父母就"裝笨"啊!讓孩子有自信心來"指導"父母,因為孩子想要"當好老師"就自己先要會,這是鍛鍊孩子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的最好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人還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