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光私董會
-
2 # 財思思
企業接受私募股權投資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在企業初創期,尤其是一些科技型或網際網路型的公司,會有風投或P投資者看上,以一個私募股權的形式進來給到企業估值融資,像我們熟知的滴滴、京東等等,也是透過私募股權融資逐漸發展壯大的。
接受私募股權投資,有一個誤區是:草率籤回購協議。在私募股權退出時,企業和私募股權是否簽署了業績對賭協議,如果到時候企業完成不了私募股權的業績要求,企業是否需要啟動回購條款?若退出時私募股權要求企業啟動回購,企業是否有充足的資金回購呢?這些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二個誤區:並不是私募股權投資者越多越好。企業發展得好,達到上市條件,A股市場要求上市公司的股市人數是2人以上200以下。市場上私募股權基金不是法人主體,一般都是以有限合夥的形式存在,因而一個私募股權基金裡面可能有超過200人的投資者,所以上市前也要做好:股權轉讓,減少股東人數或者回購股權的解決方法,以達到證監會要求的200人以下股東人數要求。
常見的誤區有:
1. 缺錢了才融資
融資應該是公司發展戰略的一部分,而不是臨時抱佛腳之舉。考慮到談判的複雜性,企業應至少給自己留出4-6個月的融資時間。而且,如果等到企業非常缺錢的時候再去融資,也很難有談判的底氣,也更容易讓投資人懷疑企業的發展能力。
2. 按淨資產或註冊資本融資
在進行股權融資時,投資人看中的是企業持續盈利的能力,看中的是企業未來持續的發展。因此,對企業的估值,最常採用的是可比公司(倍數)法或現金流折現法,這些估值方法都與資產和註冊資金沒有直接聯絡。企業家們千萬不要把自己按照資產或註冊資金“賤賣”了。
3. 為融資而融資
4. 盲目簽署投資條款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管理者一般都是久經沙場的投資者或企業家,同時他們背後一般都有強大的律師團隊為其法律架構保駕護航。這些法律上的設計一般都隱藏在投資條款之中,各類看似專業的術語也會讓一般的投資者摸不著頭腦。但有的投資者過於自信,只要能獲得資金就盲目簽署此類投資條款,最終因為某一個條款可能導致自己喪失對企業的控制。因此,企業的原股東們需要有專業律師團隊為其解釋各個條款隱含的意義以及為其談判以爭取有利的條款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