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鄭曉星醫生

    孤獨是一種內在的主觀體驗,很多時候可能和所處的外界狀態關係並不是很大。有的人獨處一室也能感受內心的充實以及與外在世界的連線;有的人身處喧囂的人群依然覺得內心與世隔絕。不接納真實的自我、無法表達真實的自我、不信任外在世界、在人際關係中採取戒備的態度是這種內在孤獨感的根源。為什麼不同的人對於自我和他人會採取不同的態度,這可以從依戀理論進行解釋。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鮑爾比最早提出了依戀理論:個體在生命早期與主要照料者互動的過程中發展出關於自我與他人的內在意象,這是一種相對恆定的內在工作模式,決定了個體在今後的一生中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人,也就決定了個體是否真正有能力與外界發生情感連線。如果照料者足夠敏感足夠及時地迴應了嬰兒的需要,個體就會形成一種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他人幫助以及他人是友好的、值得信賴的安全依戀模式,安全依戀的個體在人際交往中採取一種開放的態度,既樂於給他人提供幫助也坦然接受他人給予的幫助,不討好、不諂媚、不欺壓、不欺騙,交往時能與人在情感上共鳴,獨處也能保持與外界的情感連線,很少會體驗到內在的孤獨、隔離感。如果照料者對嬰幼兒的需要很少給出迴應,比如一個產後抑鬱的母親,總是用一張愁苦的臉對著嬰兒,對嬰兒的哭泣置之不理,這樣的個體就很容易形成這樣的一種內在觀念:自己是不可愛的、不值得他人照顧的以及他人是不值得依靠和信任的。這是一種恐懼型的依戀模式,持這種態度的個體,無論獨處還是在喧囂的人群中,都無法感受到與他人的情感連線,始終覺得孤獨。如果照料者非常得情緒化,有時對嬰幼兒的需要回應得很積極甚至是過度滿足,有時候又置之不理,這樣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就很難發展出一種穩定的關於自我和他人的內在意象,形成一種沉溺型的依戀模式,覺得自己不好,他人是好的,過於關注與在意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傾向於將人際關係中所有的問題都歸結於自己的錯,討好他人,只有與人在一起時才能覺得有情感連線,一旦人際關係稍微拉開一點距離,就覺得很孤獨,陷入到被拋棄的擔憂中。如果照料者對嬰幼兒的需要經常給出錯誤的迴應,或者根本無法承接嬰幼兒的情緒,例如在孩子悲傷沮喪或者憤怒時,父母不但不能給出安慰,反而表現得比孩子還要悲傷沮喪或者還要憤怒,這樣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就會發展出一種拒絕型的依戀模式,認為他人是不可靠的不值得信任的甚至是有風險的,凡事只能依靠自己,防禦性地認為自己不需要他人,看上去似乎很堅強,但在夜深人靜醒來的時候,會控制不住地感受到深入骨髓的孤獨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都怎麼找的物件?為什麼那種甜甜的愛情就輪不到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