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83800485934
-
2 # 使用者1083800485934
《三國演義》“黃巾之亂”是:
1.
黃巾之亂,又稱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
2.
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3月5日),結束於公元184年11月。
3.
內容: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鉅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黃巾之亂“的故事:
1.
漢末十常侍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亂。張角兄弟得仙人所贈之書《太平要術》,習得呼風喚雨的本領,學會道法後借施送符水為名,招收徒眾,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兄弟三人召集信眾以黃巾抹額,張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寶弟張梁稱“人公將軍”,集結五十萬大軍,率眾起義。時下有三波起義軍,波才、彭脫所領乃東方黃巾軍,張曼成所領乃南方黃巾軍,以及張角三兄弟所領的黃巾軍主力。
2.
皇帝即刻宣召命州郡修理攻守,簡練器械,自函谷、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諸關,並置都,召群臣會議。遂命黃埔嵩、朱儁各統一軍,前去征討潁川賊寇;而盧植,則在廣宗率兵五萬力抗張角賊眾十五萬。
《三國演義》“黃巾之亂”是:
1.
黃巾之亂,又稱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
2.
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3月5日),結束於公元184年11月。
3.
內容: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鉅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黃巾之亂“的故事:
1.
漢末十常侍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亂。張角兄弟得仙人所贈之書《太平要術》,習得呼風喚雨的本領,學會道法後借施送符水為名,招收徒眾,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兄弟三人召集信眾以黃巾抹額,張角稱“天公將軍”,角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寶弟張梁稱“人公將軍”,集結五十萬大軍,率眾起義。時下有三波起義軍,波才、彭脫所領乃東方黃巾軍,張曼成所領乃南方黃巾軍,以及張角三兄弟所領的黃巾軍主力。
2.
皇帝即刻宣召命州郡修理攻守,簡練器械,自函谷、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諸關,並置都,召群臣會議。遂命黃埔嵩、朱儁各統一軍,前去征討潁川賊寇;而盧植,則在廣宗率兵五萬力抗張角賊眾十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