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千石519

    ""仁、義""者,口懸之言者,非制限人之理者之工具者。制限人之行為者,法律之工具為之,方為準則之事者。

    ""仁、義""何物?尊之數千年,實為愚之言者。

    凡以仁義、道德之倡之,任何物事無解之法言也!!!

    治約人之行為,惟法律之獨尊之!!!法律者,人人平等、共享之法律者!!!

  • 2 # 勁竹62018343433

    對於仁與義的觀點都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仁義之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教,至於節日禮節往來,出於深與淺的關糸,有種說法,你不仁,我不義!你不來,我不往,仁義禮節的往來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的平臺,總至,仁義禮節該保持的應保持,但該免的則可免。

  • 3 # 清心191728009

    五絕 無題

    仁要心中愛,

    義在江湖呆。

    禮尚往來親,

    節日樂開懷。

  • 4 # 屈建雲397

    仁義和禮節應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和行為,怎麼可以放在一起來用呢?我說了不算,百度一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

  • 5 # 曉說觀天下

    春節期間聚餐,最怕的就是有人勸酒,不喝不給面子的那種勸酒。

    從大年初一到初六,幾乎每天都有酒局,連著這麼喝下來,身體終於頂不住了。

    初六晚上的最後一場酒,崩潰了,吐得一塌糊塗,去醫院輸葡萄糖,打了支維生素B5。

    今天(初七0),跟單位請了假,再休息一天。

    剛好看到這道題,現身說法,最大的感觸就是——

    許多人認為的“仁義禮節”可能是一種“道德綁架”。

    喝酒作為聚餐的伴侶,用來調節氣氛是很好的,但誰也經不住這麼勸酒。甚至,還跟關係、面子掛鉤,最後來一句“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先乾為敬”

    這種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式的酒桌文化,跟“仁義禮節”毫無關係,基本上等於虐待以及自虐。

    難道非把客人喝吐了,才是算是夠“仁義”嗎?

    我也曾經試圖拒絕過這種勸酒,但基本等於對牛彈琴。

    “關係好不好事上見,不在酒上”,本以為能讓對方理順邏輯停止勸酒。

    但對方總有一百種方法偷樑換柱,拒絕得太認真,反而顯得尷尬。

    尤其是同學聚會,女同學該開始一般不怎麼喝,後半場喝嗨了,又反過來死命勸酒。

    真是沒轍。

    這就是我春節過後,最大的感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路亞釣石九公好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