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看似很容易,實則有很多“道道”。下面我只談一些綱要性的意見,具體內容,留待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去發掘。
眾所周知,艾思奇是一個筆名,他是蒙古族人,艾思奇的意思,艾,就是愛;思,是馬克思;奇,是列寧,因為列寧也是筆名,列寧的原名是烏拉季米爾 伊里奇 烏里揚諾夫。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寫第一版《哲學講話》(《大眾哲學》的前身)時,艾思奇尚未入黨,所以,這本書的確不能看作是宣傳作品,而是確乎出於二三十年代,中國蓬勃興起的社會思潮。是為了大眾閱讀而撰寫的著作。
《大眾哲學》最初叫《哲學講話》,原本是一個期刊上的欄目,每一期刊登一部分。
之所以賣了這麼久才被查禁,是因為《哲學講話》雖然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但通篇沒有提到馬克思三個字。
更名為《大眾哲學》後,到了日本侵華已經印到了第十版,可以說十分暢銷了。
建國後,五十年代,艾思奇再次修訂《大眾哲學》,改動的依據是毛的思想哲學,所以,這一版裡採納了一些我們今天耳熟能詳,但在當時帶有鮮明毛的個人特色的語言,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等。但這個版本因為當時的氣候,沒有印刷,直到1979年才出版,也就是今天市面上見到的最多的“修訂版”。
這本書大家只要一讀就直到,這和今天的中學政治課本差別不大,甚至還更通俗些。
這本書實際上受到的是蘇聯哲學的影響,所謂的馬哲,實際上是從蘇聯轉手而來的馬哲,這體現在其基本框架上,就是迅速的把哲學的理論引入到實踐上;此外,很多馬克思曾講過但蘇聯略去的部分,如人的異化,如恩格斯的晚期理論等,這本書也沒有講。
這本書正是因為受到蘇聯的影響,所以才在五十年代需要修訂。因為蘇聯和中國的關係很快就惡化了。
這本書的目的,不是提供哲學的入門,也不是賺錢,而是贏得青年。
事實上,儒學在古代,從一種貴族計程車大夫的學問,逐漸走向宋明理學和心學,直到今天阿貓阿狗都在講儒學,其通俗化的路徑是一致的。
在今天,這本書的內容毫無疑問已經過時了,但仍然具有相當的史料意義。有興趣於哲學的讀者,可以不必看這本書。
這個問題看似很容易,實則有很多“道道”。下面我只談一些綱要性的意見,具體內容,留待有興趣的讀者自己去發掘。
一、關於艾思奇眾所周知,艾思奇是一個筆名,他是蒙古族人,艾思奇的意思,艾,就是愛;思,是馬克思;奇,是列寧,因為列寧也是筆名,列寧的原名是烏拉季米爾 伊里奇 烏里揚諾夫。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寫第一版《哲學講話》(《大眾哲學》的前身)時,艾思奇尚未入黨,所以,這本書的確不能看作是宣傳作品,而是確乎出於二三十年代,中國蓬勃興起的社會思潮。是為了大眾閱讀而撰寫的著作。
二、關於《大眾哲學》《大眾哲學》最初叫《哲學講話》,原本是一個期刊上的欄目,每一期刊登一部分。
之所以賣了這麼久才被查禁,是因為《哲學講話》雖然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但通篇沒有提到馬克思三個字。
更名為《大眾哲學》後,到了日本侵華已經印到了第十版,可以說十分暢銷了。
建國後,五十年代,艾思奇再次修訂《大眾哲學》,改動的依據是毛的思想哲學,所以,這一版裡採納了一些我們今天耳熟能詳,但在當時帶有鮮明毛的個人特色的語言,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等。但這個版本因為當時的氣候,沒有印刷,直到1979年才出版,也就是今天市面上見到的最多的“修訂版”。
三、關於這本書的意義這本書大家只要一讀就直到,這和今天的中學政治課本差別不大,甚至還更通俗些。
這本書實際上受到的是蘇聯哲學的影響,所謂的馬哲,實際上是從蘇聯轉手而來的馬哲,這體現在其基本框架上,就是迅速的把哲學的理論引入到實踐上;此外,很多馬克思曾講過但蘇聯略去的部分,如人的異化,如恩格斯的晚期理論等,這本書也沒有講。
這本書正是因為受到蘇聯的影響,所以才在五十年代需要修訂。因為蘇聯和中國的關係很快就惡化了。
這本書的目的,不是提供哲學的入門,也不是賺錢,而是贏得青年。
事實上,儒學在古代,從一種貴族計程車大夫的學問,逐漸走向宋明理學和心學,直到今天阿貓阿狗都在講儒學,其通俗化的路徑是一致的。
四、今天關於這本書在今天,這本書的內容毫無疑問已經過時了,但仍然具有相當的史料意義。有興趣於哲學的讀者,可以不必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