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李爾勳

    我認為接過戒尺必須要有政策的允許,沒有政策的允許,那就是犯法,誰願睜著眼睛走向深淵。前些年教師採用所謂《凱羅夫的教學方法》,講課必須實行五個環節;課堂紀律,複習概念,講授新課,鞏固練習,總結(反思)。隨著教育不斷改革,這種方法拋入腦後,再也不能使用。實行"我的課堂我做主",學生討論教師指導,課堂主人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成了參與者。這就抬高了學生地位,貶低了教師而助長了個別學生的幼稚心靈。孩子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別說戒尺,有時一句重話,教師都不能說,這就是"為人師表“?

  • 2 # 明越清泉

    謝邀;首先,關於戒尺只是部分家長的意願,另外,老師非不敢接,實不能接。看現實吧,誰家不把孩子當寶?講實話,這樣下去只能教出一群死讀書,讀死書的呆寶!。當然少數有天賦的除外,這點需借鑑先進國家範本,如新加坡,日本,這需家長用點心,別弄的孩子成了讀書機,首先要培養孩子生活能力。除了讀書,生活方面要讓孩子自理,這樣才會激發孩子潛能,讓他們自由生長,尊重他們的愛好,孩子們才會全面發展。

  • 3 # 宿老師——我愛我家

    戒尺只是一個工具,看你怎麼用。比如菜刀,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幫手,但你用錯了,去殺人,就只能自己承擔責任了。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明確禁止了七類不當教育行為,劃定教師行為紅線,第一條就是不得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武漢北湖小學的這名教師擊打學生行為,無論是以往的規定,還是將要實施的《規則》都是明文禁止的。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懲戒是這門藝術中尤為特殊的部分,既要遵循教育規律原則,又要靈活運用,重視方式方法和實際。如何接住“戒尺”呢 ?

    首先,要提高能力,會用善用。在本《規則》實施之前,要認真學習,提高正確履行職責的意識與能力。審慎使用教育懲戒,與鼓勵、勸導、積極管教等教育方式相結合,確有必要再合理使用教育懲戒。

    其次,要用好救濟渠道,能用敢用。武漢北湖小學教師擊打學生受到處理後,給一些教師造成輿論壓力和安全風險壓力,顧慮重重,不敢接“戒尺”了。其實《規則》對教師使用教育懲戒是有救濟渠道的,明確規定了,教師正常履職產生的糾紛和法律後果應由學校承擔。教師因實施教育懲戒與學生及其家長髮生糾紛,學校應當及時進行處理,教師無過錯的,不得因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而給予其處分或者其他不利處理等。

    所以,教師朋友們,應該認真學習,把握好尺度,把“戒尺”接住了,用好了,才是硬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做茶玩類電商正品紫砂壺,有哪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