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憶星工作室

    估計是儲存格式的關係。PS預設格式為JPG格式,這種格式是一種壓縮格式,壓縮後文件大小會改變。另外,除了解析度和尺寸大小外,還有其他因素也可改變圖象尺寸的大小。如顏色、亮度、對比度等以及圖象模式。你可以觀察,同一個DC拍的照片,每張的尺寸和解析度是相同的,但每張照片的大小都不同。即使沒有改變尺寸和解析度的大小,只要進行過處理,檔案大小也會發生變化,不過不會很大。要想保持大小不變,最好按照原始格式來儲存。

    補充:照片能放大多少寸,不在於處理後的向畫素大小,而在於照相時原始畫素的大小。因為DC的(畫素)大小決定了原始圖象的質量,一旦拍照後像素就固定了。想用軟體來提高畫素是不可能的。要不然何必去買高畫素的DC呢?就買一個最低畫素的DC,照出照片後用軟體把它提高到千萬畫素不就行了嗎?所以廠家不斷提高DC的畫素值,人們花高價買高畫素的DC,就在於原始畫素決定了圖象的品質。一般來說,聚焦準確的照片,在保證清晰度的原則下,300萬畫素的圖象可以放大到14寸,500萬畫素的圖象可以放大到18寸,依此類推。總之,DC的畫素越高,拍出的照片解析度就越高,也就可以放得越大。放大到30寸估計原始圖象要800萬以上的DC拍攝的照片才行(我沒做過,不一定準確)。用800萬的DC,拍出的照片恐怕不止2M、4M了,估計要達到6-8M左右了。另外,一般的數碼擴印機,最大幅寬是有限度的,據我瞭解,普通的擴印裝置的幅寬是12英寸(專業的我不清楚)。超過12英寸的照片是用寫真機來列印的,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擴印”。而手工放大就可以不受這個限制,但價格就不是擴印放大的價了。所以你在放大時要搞清楚,不然會被商家矇蔽的。

  • 2 # 依河望湖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變大。數碼照相機拍出的“原始”照片一般反差較小,相對來說資料量小,壓縮後尺寸縮小明顯。而一旦經過編輯,調整過曲線、色相、飽和度等,資料量會增加。再如果照相機裡儲存的時候選擇低畫質而編輯軟體儲存的時候選擇高畫質,檔案尺寸非增大不可。

    “重新曝光”的過程是一個重新計算、壓縮的過程。用ACDSee之類軟體將圖片切割取出一部分以後,檔案非但不減小,反而是增大的。

      可以用“畫圖”程式將圖片開啟,再儲存,就能使檔案大幅縮小。

    編輯軟體千差萬別,軟體本身的演算法是否高明也是影響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民飲食習慣在悄然變化是好是壞?